70周年主题成就展丨忆千马驰援 激起万丈豪情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马帛宇
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的一楼展厅,在第一部分“万方乐奏换新天”的展柜中摆放着写着“万里送军马 军民情谊深”的搪瓷杯很有年代感,旁边还有一封信,一下子将记忆拉回到49年前……
“十一”假期期间,乌鲁木齐的市民们在展柜前驻足参观。记者 马帛宇摄
1976年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震后恢复建设急需大量的运输工具,新疆军区组成送马组,从昭苏、尼勒克、特克斯、伊吾4个军马场精选了4550匹军马,历时50多天千里驰援到灾区,为灾区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山市恢复生产后,市政府特意定做了一批印着“万里送军马 军民情谊深”字样的水杯、茶壶和盘子相赠。河北省委唐山地委在给新疆军区的感谢信里写道:“你们送来的军马,不仅是对唐山人民物资上的巨大支持,更是带来了党中央的关怀。”这充分体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特地将这些有着特殊纪念意义的物品展示了出来。在展柜不远处的展板上还挂着一张老照片,正是1983年新疆八一农学院教授指导伊犁马育种工作时的情景。
新疆盛产马,尤其是伊犁马远近闻名。过去马匹只是一种交通工具,如今已是驰名中外的新疆名片之一。马产业作为新疆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产业整体发展与科技创新水平在全国领先。
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成果便是培育出的我国第一个专门化用途马品种——伊犁马。该品种的耐力马、速步马、乳用马、肉用马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速度马、骑乘马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近10年间,伊犁马的数量已从数万匹增长到约36万匹。
目前,新疆马的种群数量已居全国之首,马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近年来,新疆马产业加快从传统畜牧业向竞技及文旅融合的方向转型升级。数据显示,2024年新疆马产业总产值约169.5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达56.33亿元,增长率达46.46%。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震撼和自豪,整个展览就像一部立体的史诗,生动展现了新疆从过去到现在的巨大变迁。”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畜牧局副局长赵奇鹏站在“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产业”的展板前说,70年前,“一根牧鞭、一群牛羊、一座毡房”是新疆畜牧业最真实的写照,70年后,新疆畜牧业实现了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完成从“靠天养畜”到“科技兴牧”的历史性跨越。
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新疆农业大学马产业研究院院长、新疆马业协会会长姚新奎有幸参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他感到无比激动,倍感振奋。观展后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符合新疆特点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坚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新疆马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立足本职,聚焦产业关键问题,在科学研究上攻坚克难,在成果转化上务求实效,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相关行业的观展代表们纷纷表示,“一马当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