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时空局限 新疆旅游“黄金季含金量”大增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0日电(记者张瑜)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新疆旅游成绩单亮眼:全区接待游客人次与游客花费总额较去年同期实现双增长,游客停留时间持续延长,包车自驾旅游日渐主流,逛乡村巴扎成旅游新风……
天山南北的烟火气,烘托出新疆旅游的转型之路:从“五一太早、十一太晚”的一季游转为四季游,从“旅长游短”的“打卡式观光”迈向“沉浸式体验”。在全域协同、文旅融合和基建提速的多重推动下,新疆旅游逐渐打破时空局限,“黄金季含金量”稳步提升。
10月1日,游客在新疆国际大巴扎观看表演。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突破季节限制 全季全域发展态势显著
记者从新疆文旅部门获悉,据大数据平台和抽样调查综合测算,10月1日至8日,全区接待游客1863.84万人次,同比增长11.26%;游客花费250.96亿元,同比增长11.71%。
长假期间,天山以北,阿勒泰地区银装素裹、大雪纷飞,冰雪旅游的热度提前升温;天山之南,塔里木河沿岸的胡杨林金黄璀璨、游人如织,为南疆的秋景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丝路名城喀什,喀什古城开城仪式热闹隆重,欢迎八方来客。在“火洲”吐鲁番,游客的欢笑声在沙海回荡。沙漠旅游、低空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为古城吐鲁番注入新的文旅动能。
通过发展全季全域旅游,新疆正逐步打破时空束缚,从“一季红” 转为“四季火”。
10月2日,游客在新疆可可托海景区赏秋。新华社记者 蔡国栋
缓解长途奔波苦 “旅长游短”正在改变
基础设施的完善,让“远方”触手可及、旅途更添舒适。
北起独山子,南接库车的独库公路凭借“十里不同天,一天游四季”的独特风貌,吸引着全国各地自驾游客。
来自西安的阮梦洁乘坐飞机抵达库车后,随即开启自驾游,舒适的旅行体验令她忍不住赞叹:“独库公路沿线服务很到位,旅游卫生间干净整洁,沿途信号都很好,这些细节很贴心。”
近年来,新疆围绕铁路、公路、民航构建“快进慢游”体系,大力推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破解“旅长游短”问题,提升了游客的出游效率和旅游体验。
“飞机+落地包车”成为新疆旅行主流出行方式,这个假期,携程包车平台北疆环线销量同比提升88%。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沈佳旎分析,新疆幅员辽阔、景点分散,正好契合包车慢游趋势;再加上高铁网络逐步完善,使“到新疆去”从梦想清单变成说走就走的长途度假现实。
10月1日,游客在新疆国际大巴扎游览。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突破单一体验 文旅融合丰富旅游业态
这个假期,刀郎2025巡回演唱会在乌鲁木齐奥体中心开唱,来自五湖四海的歌迷趁此机会走进这座城、了解这座城。
“乌鲁木齐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上海歌迷魏佳和朋友提前三天抵达乌鲁木齐,一边旅游一边等待演唱会,“去了几个景区,都没有收首道门票费用,省了不少出游花费”。
乌鲁木齐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副局长王娟介绍,为提升游客的旅行获得感,乌鲁木齐推出凭刀郎演唱会门票可享受多个景区免首道门票、酒店餐饮折扣、旅行社报团立减等优惠。与此同时,演唱会期间,乌鲁木齐全城联动,多地同步开展音乐狂欢、篝火晚会,精彩活动不停。
携程报告显示,国庆假期乌鲁木齐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26%,外地游客在乌平均停留2.1晚,同比提升0.4晚,乌鲁木齐从“中转站”成为外地游客来疆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新疆旅游协会秘书长张晓宇分析,“北疆看风景,南疆看人文”,随着文旅融合深度推进,旅游业态不断丰富,人们曾经对新疆旅游的刻板印象不断被打破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