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丨“这就是石榴籽抱紧的模样”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对于12岁的娜迪拉·热合买提来说,最开心的事就是放学后到社区活动中心看故事书,和小伙伴打乒乓球、玩游戏。“法院叔叔阿姨捐的书可有意思啦,我可以在这里边看边等爸爸妈妈来接我。”娜迪拉说。
娜迪拉住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赛马场街道大湾南社区,父母早出晚归忙于工作。今年暑假,社区活动中心建成后,娜迪拉有了新去处。
“小朋友们可以参加绘画、棋类活动,暑假时,附近的十多个孩子在这里。”娜迪拉的爸爸说,有社区工作人员帮忙照看孩子,外出工作放心了不少。
“活动中心是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投入17万元精心打造的居民休闲娱乐文化融合新阵地。”大湾南社区党委书记买宏亮说,在这里,买买提·艾森与邻居李小军切磋台球球技,退休教师王文丹带着吐尔逊·亚森家的两个孩子诵读唐诗,各族小朋友一起下跳棋、玩游戏……
乌市中级人民法院驻大湾南社区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张有伟感慨道:“各族群众唱歌跳舞在一起,生活居住在一起,工作奋斗在一起——这就是石榴籽抱紧的模样。”
今年以来,乌市中级人民法院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项工作,从“有形”阵地夯实、“有感”法治浸润到“有效”文化滋养,描绘出一幅民族团结的动人画卷。
法庭之外,法治的温度同样触手可及。在天山万科广场,乌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法官拿起一袋伪装成“跳跳糖”的仿真毒品,向商户哈斯亚提·托合提耐心讲解:“这些伪装成糖果、巧克力的毒品危害极大,可要留意啊!”
“法官们常组织现场普法宣传活动,上个月还开展了民法典、防范金融诈骗的宣传。”哈斯亚提说,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特别能引起共鸣,大家都喜欢听。
“我们用法治力量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乌市中级人民法院驻大湾南社区工作队副队长秦星说,今年以来,社区共组织开展了29场普法宣传活动。
一直以来,乌市中级人民法院从工作学习、居住生活、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探索出富有成效的工作路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良好条件。
法官们走进水磨沟区振安街街道山润社区,开展以《法律——未成年人的守护者》为主题的国旗下宣讲。结合审判实践和学生日常生活,运用通俗的语言,讲述校园霸凌、故意伤害等发生在未成年人身边的真实案例,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助力他们成长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阳光少年。
同时,法官们还邀请大湾南社区的青少年走进法院,参加开放日活动。通过法律知识“微课堂”、生动有趣的讲解和普法动漫视频展播,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司法的庄严与神圣,持续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
此外,法院还组织青年干警与社区青少年共同开展系列活动,包括“童心彩绘中国梦 共筑和谐一家亲”民族团结联谊、“一笔一划学国学 童心共筑中国梦”国学书法体验、“绿茵场上手拉手 团结共融向未来”趣味足球联谊赛、“书香伴成长”读书分享研学交流以及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进一步拓展教育载体,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