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时评丨工匠精神像火炬一样接力传递
代立
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举行。大会发布了200名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名单,新疆(含兵团)4人上榜。何成、库尔班江·巴拉提、杨建立、邵旭鹏他们是新疆大地上百炼成钢的大国工匠,是自治区成立70年来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代表,是工匠精神的传“炬”人、接力人。
和所有的劳动模范、创新先锋一样,新上榜的大国工匠,最令人敬佩和赞叹的不仅是他们坚守匠心、精益求精,创造出了巧夺天工的骄人业绩,更重要的是他们生命里凝结的“干一行、爱一行”的超强意志,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彰显的勇气担当,在锐意进取中不断焕新的探索精神。这些优秀品质不仅成就了他们的职业精彩,也为他们生命注入不平凡的华彩。
没有一个大国工匠,不是坚守初心、爱岗敬业的楷模。无论是当好电网材料“诊断师”的何成,还是能听懂“设备说话”的电气神医库尔班江·巴拉提,无论是从18岁初握焊枪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的杨建立,还是从技校生变身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邵旭鹏,他们从来都没有小瞧自己的岗位,持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出彩出色,不仅让同行望其项背,更让外国专家啧啧称赞。他们耀眼成就再一次说明:没有小岗位,只有大事业。这些大国工匠,作为爱岗敬业的标杆,匠心坚守的典范,激励我们把爱岗敬业之“爱”与爱疆爱国之“爱”紧密连接起来,推动新疆特色产业发展,用工匠实力锻造出类拔萃的优势。
没有一个大国工匠,不是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的高手。一处新建线路投运在即,施工单位千里求援。何成用显微镜“抽丝剥茧”,1小时内揪出1.5毫米钢绞线中0.1毫米裂纹。面临突发故障,库尔班江・巴拉提凭借“听声辨障”绝活,仅用2小时就精准锁定故障点……大国工匠的“绝技”,不在“结果”,而在“探因”,工匠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一脉相承,所有本领都是从问题出发,用脑用心解决问题。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发扬工匠精神,需要这种火眼金睛发现问题,千方百计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
没有一个大国工匠,不是锐意进取、求新求变的能手。何成团队在材料领域的创新成果从1.0迭代到4.0,成为学习标杆;“90后”邵旭鹏获16项实用新型专利……大国工匠多是科技创新的“闯将”,唯有锐意创新,产业才能绽放活力,唯有接力创新,发展才有后劲。新疆的美好未来,既要靠大国工匠在创新之路上“领跑”,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支持创新、主动创新,汇聚起澎湃的创新动力。
杨建立曾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句话:“工匠精神要像火炬传递一样不断接续。”这句话是所有大国工匠的心声,也是所有普通劳动者、建设者的心声。工匠精神锻淬炼精神境界、镌刻传奇人生,激励我们聚光成炬,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行、接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