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般!新疆国庆中秋假期文化传承与文旅消费共荣!
国庆中秋假期
新疆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精彩纷呈
千年技艺以多元形态
融入各族群众假日生活
书写文化传承与文旅消费共荣新篇
千年技艺助力打造
沉浸式消费场景
10月1日,在2025托克逊拌面美食文化旅游宣传系列活动现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拌面制作技艺传承人展示的拉面技艺赢得游客阵阵掌声。随后登台的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白高粱馕制作技艺展示,引来游客争相品尝。活动同步设置非遗展销区,刺绣、花帽等手工艺品与特色小吃相映成趣,配合餐饮消费券发放,打造出“舌尖+指尖”的沉浸式消费场景。
在乌鲁木齐市博物馆举办的“指尖传承·非遗系列活动”中,面塑传承人捏出的五星、胡杨造型栩栩如生。布老虎缝制工坊里,家长带着孩子穿针引线制作传统玩偶。
当非遗技艺走出工坊
当非遗技艺走出工坊、站上舞台,便成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码”。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从夜市街头到景区广场,非遗展演以接地气的方式融入市井烟火,让文旅消费更具文化氛围。
在新疆国际大巴扎步行街,来自陕西神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忠勇杨家鼓”激情上演,为八方来客献上一场气势磅礴的传统民俗盛宴。
博物馆跨界联动
“文物与非遗”跨界共鸣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新疆非遗以“融”的姿态推动新疆文旅高质量发展。各地博物馆成为“文物与非遗”跨界共鸣的介质。喀什地区博物馆启动“双节盛宴”,游客在“昆仑之魂”主题展了解文物背后的非遗故事后,可直接参与国庆手工艺品制作、中秋立体画创作。该馆同步开放的“我们的节日”临时展览,通过非遗手作与文物展品对照,展现传统节俗传承脉络。
不久前刚启用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这个假期人气爆棚。10月2日,“丝路上的非遗”展厅里古琴展演与古代乐器展品相互呼应,糖塑、绳结等六大非遗体验区排起长队,游客亲手制作的文创产品可直接带走,体验感拉满。
来源:新疆广播电视台/丝路视听综合新疆发布
一审:余飞
二审:裴翀
三审:肖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