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的背后,总有不停歇的守候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韩晋 通讯员 吴子杰
近日,驶过独库公路哈希勒根达坂,游客张先生向同行的朋友感慨道:“要不是交警同志及时换好轮胎,我们就要错过那片雪山草原了!”
这样的赞叹,是独库公路万千游客的共同心声。在这条“一日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大道上,从游客车辆爆胎的紧急救援,到清晨路面落石的快速清理,再到暴雪天气的交通疏导,乌苏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独库中队的民辅警筑起一道坚实防线,让美景与平安交相辉映。
独库公路通车期间,每天清晨天刚破晓,巡逻车就已行驶在盘山路段,民辅警目光紧盯易落石的崖壁路段,在观景台、急弯处驻点,随时留意路面状况,把每一处潜在风险都记在“路况巡查本”上。
“排查从不等事故发生,日常巡逻时多停一次车,看看路面有啥异常。”这是民辅警牢记在心的一句话。
9月30日,乌苏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独库中队辅警叶斯哈提及时清理路面落石。通讯员 颉远征摄
9月30日7时许,辅警叶斯哈提巡逻至哈希勒根达坂附近,发现几块拳头大的落石横在路面。他立即下车,从巡逻车上取出工具,将落石扫到路边沟里。
“别着急,我们马上到!”这句话,民警马自明一天能说几十次。作为独库公路的“救援先锋”,他和同事的警车后备箱永远备着液压千斤顶、万能扳手、备胎等“救援套装”。
10月1日,游客刘先生对乌苏交警的暖心服务表示感谢。通讯员 颉远征摄
9月30日18时,独库公路乔尔玛段夜色渐深,游客刘先生的车辆因轮胎被扎陷入困境,焦急之下拨通了求助电话。接到求助,马自明拎起“救援套装”冲向警车,警灯划破夜幕,仅10分钟就抵达现场。下蹲、支千斤顶、卸螺丝……他动作娴熟利落,“咔嗒”一声,备胎稳稳安装完毕。刘先生握住马自明的手连连道谢:“乌苏交警真是我们游客的‘及时雨’!”
中队对辖区路段的易故障点了如指掌,每辆巡逻车都配备“车型适配工具包”,确保面对不同车辆的爆胎、故障都能“对症下药”。仅9月期间,中队就帮助游客更换轮胎、检修车辆40余次,用“分钟级响应”诠释着“游客有呼,交警有应”的服务理念。
8月20日,民警王小磊在大雪中疏导交通。通讯员 颉远征摄
8月,一场大雪突袭独库公路,哈希勒根达坂瞬间被白雪覆盖,路面湿滑难行,车辆通行受阻。民警王小磊和同事们顶风冒雪,在积雪路段摆放警示锥。雪花落在荧光绿的雨衣上迅速结冰,王小磊手指冻得发僵,仍坚持准确地做出每一个交通手势。游客小林回忆:“风雪里的交警像座灯塔,跟着他们的手势慢慢开,心里特别踏实。”
9月30日,独库中队执勤民警为游客更换轮胎。通讯员 颉远征摄
为应对极端天气,中队建立“雪天应急响应机制”,一旦降雪预警发布,民辅警全员到岗,在急弯、达坂等危险路段驻点指挥,联动路政部门及时撒盐除雪,确保道路通行安全。仅去年,他们处置冰雪拥堵路况23起,护送受困车辆150余辆。
如今的独库公路,游客们既能安心欣赏雪山草原的壮美,又能在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得到帮助。这背后,是独库中队民辅警的坚守,让独库公路的美景更动人,更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感受到乌苏公安的温度与担当,在旅途里收获安心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