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人勤争春早 实干勇争先——乌鲁木齐铆足干劲拼经济搞建设新春一线扫描
春节期间,位于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的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生产聚丙烯新牌号产品。(全媒体记者王丽丽 通讯员付婷婷摄)
2月5日,水磨沟区工业产业园内,新疆友杰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生产线上装配三泡台茶叶。 (全媒体记者王磊摄)
在乌鲁木齐西站编组场内,一节节满载货物的列车等待集结。(通讯员赵博川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丽丽 牟敏 贾梦妍 王媛媛 王磊 史传芝 唐红梅 王璇)人勤春早,干字当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季度是全年经济发展风向标。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个个项目追赶进度……2月5日,在乌鲁木齐各产业园区、各企业工厂,机器声与人声交织出新春奋斗的序曲,开足马力忙生产,以新作为新气象奋力实现新春“开门红”,既为新的一年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吹响“号角”。
当日,记者兵分多路走进各大产业园区、企业生产一线现场,感受人勤争春早、实干勇争先的蓬勃气象。
抓生产、拓市场
制造企业开足马力
消费品工业包括轻工、纺织、食品和医药等门类,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到民生福祉,具有支柱性和战略性地位。
新春伊始,乌鲁木齐食品制造、啤酒制造、生物医药等企业,纷纷开足马力生产,全力保障全疆消费市场供应。
2月5日上午,在位于高新区(新市区)的新疆帕戈郎食品有限公司门口,一辆运输鲜鸡的大型货运车缓缓驶入大院。这些鸡经过入库、屠宰加工等,将成为冰鲜鸡送往全疆各地。
新疆帕戈郎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鸡肉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冷链配送、标准化专营店建设于一体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公司生产经理赵园园说,节后开工第一天,公司整鸡线、鸡块线正常加工,90%人员已返岗。今年1月,公司对鸡块车间进行改造升级,日产能达到25吨,较去年增长30%。进入2月,公司的日屠宰量为35000羽。
作为新疆规模最大的鸡肉食品加工企业,今年,新疆帕戈郎食品有限公司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持续提升产能,不断满足全疆各族居民消费需求。
同样早早行动起来的,还有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为代表的乌鲁木齐战略性新兴企业。
2月5日一早,在位于经开区(头屯河区)的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200多名员工已经到岗,生产年后的第一批57辆重卡订单。
走进总装车间内,运送物料的车辆往返于库房和生产线之间,成千上万的零配件被配送到各工位。自动机械臂、吊装设备自由切换,工人们将车架、轮胎等关键部位通过复杂的工序组装在一起,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辆重卡下线。
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制造中心副主任王科介绍,目前生产的57辆订单中既有燃气重卡,也有电动重卡,都是新疆客户的订单。
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不仅生产全系列重型卡车,还推出了多款新能源和专用车车型,如电动重卡、甲醇重卡、天然气车、除雪车、新型环保渣土车、随车吊等产品。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严格把好生产各个环节,让更多重卡行驶在新疆各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王科说。
龙头企业、重点企业在经济稳定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春节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等乌鲁木齐龙头企业、重点企业不停工,奏响新春奋进曲,为乌鲁木齐新一年高质量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今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200万吨/年PTA(精对苯二甲酸)和PX(对甲苯)扩能改造项目顺利获批后的落地实施年。目前,公司正在加大芳烃下游高端材料单体、芳烃特色产品的科研转化力度,做好创新文章,推进芳烃化工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促进化工新材料科研成果“变现生金”,加快推进PTA建设和芳烃扩能改造两个重点项目建设。
2月5日,在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的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正在加快生产,一颗颗白色米粒状的聚丙烯新牌号产品被“打包”成袋,运往下游企业。
“正在生产的这些白色‘米粒’,学名叫聚乙烯、聚丙烯,统称为聚烯烃产品,是各类塑料制品的原料,销售到下游企业,可生产出农用薄膜、水果发泡网套、购物袋、汽车内外饰品等数百种产品,农业生产、建筑业、汽车制造业等众多行业都少不了它。”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质量技术部业务经理刘义说。
保运输、畅物流
运力循环中的强劲动力
货运量是反映经济活力的重要先行指标。
2月5日,乌鲁木齐西站编组场上车流如潮、一片繁忙,满载着物资的货车和煤炭专列在这里集结、中转、解体,再驶向全国各地。
为确保春运期间线路畅通,车站不断优化创新运输组织,实现快解快编,避免交叉干扰、人为变更计划,确保车辆无积压,形成到、解、集、编、发“一条龙”,全力确保车流、货流衔接有序,重点物资运输畅通。
1月30日,乌鲁木齐西站客货办理量24736辆,这也是今年以来首次刷新历史新高。货运量的快速增长,反映的是经济发展的强劲脉动。乌鲁木齐快递物流企业的飞速运转,则编织起一条条流动的纽带,让商品流通的脉络更加畅通无阻。
2月5日,在中通快递集团新疆管理中心,一辆辆满载快递的长货车整齐排在装卸口前,等待卸载快递,分拣厂房里自动化分拣线正在高速运转。
这里有两套双层自动化分拣线和一套单层自动化分拣线,设置了90多个装卸口,最大日处理能力可达150万件。建有智能快递、快运、冷链物流、航空物流分拣中心、智能仓储中心、电商中心及公共配套设施、停车场等。
中通快递新疆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园是乌鲁木齐临港国际物流园内的项目之一,是乌鲁木齐临空经济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以来,中通快递深入新疆特色农副产品原产地,通过集团旗下品质型快递产品——中通飞快,以“航空+陆运冷链”结合,与合作伙伴积极沟通,通过设置田间地头的临时揽投点、助农直播等方式,让更多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去”。
“我们持续打造‘现代物流+智能仓储+新零售’的新模式,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中通快递集团新疆管理中心业务负责人张珍健说,今年,将依托乌鲁木齐区位及政策优势,开展以快递转运、快运、云仓、中通商业、中通国际、航空货运等经营为一体的产业链运营,并继续致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物流标杆基地、智慧科技产业链的示范项目和区域性的绿色物流枢纽中心,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服务体验。
忙调研、优服务
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发展
企业鼓足干劲抓生产的同时,新春伊始,乌鲁木齐各大产业园区谋项目、赶进度,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
2月5日,在米东区化工工业园区的新疆神州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工位各司其职、赶制订单。
“这是锌铝镁镀层钢材,以往这种产品只能从国内其他省市购进,如今,我们自己也可以生产。”该公司副总经理吴域来说,目前,公司生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米东区北沙窝、木垒、若羌、喀什等地区的光伏新能源行业。
瞄准乌鲁木齐市新能源产业澎湃劲头,企业将继续推进科技升级,优化生产线、引进新技术,生产更多高质量、高效益的“硬实力”产品,为乌鲁木齐绿色低碳、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贡献积极力量。
今年,米东区化工工业园将带动更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以“原料研发、设计创新、生产制造、国际贸易”等全产业链于一体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走进水磨沟区工业产业园区的新疆友杰食品有限公司,20余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包装三泡台茶叶。
该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三泡台茶叶以及干果加工等,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售至全国各地。公司成立4年来,去年销售额首次超过1000万元。
“2月4日,工人们已全部返岗。”公司总经理苏友杰说,春节前的订单都已经生产配送完成,目前主要是补充春节后的市场供应。今年将新增一条干果包装生产线,扩大产量,同时,还将筹划新建若干实体门店,销售自有品牌的茶饮,预计4月就能落地。
人勤春来早,满弦开新局。为助推经济跑出首季“开门红”,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经开区(头屯河区)、甘泉堡经开区、米东区、水磨沟区工业产业园区、达坂城工业园区等各大产业园区工作人员,积极深入企业一线,提前开展设备检修、人员招工、原料储备、安全教育等前期工作,推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有序复工复产,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在新的一年实现新跨越。
2月5日一上班,水磨沟区工业产业园区工作人员就开始走访园区,了解企业复工复产以及在生产、销售方面遇到的困难诉求等。水磨沟区工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马娟说,园区共有523家企业,经过走访,90%的企业已经复工复产,抓紧生产。在与一些企业走访中,发现大多中小企业在企业融资、销售渠道等环节压力不小,为此他们正在积极对接金融机构,减少贷款审批环节,同时多方推介,帮助企业找市场。
开足马力、全力以赴的企业,全程护航、全心守护的园区,共同奏响一曲新年奋进的冲锋号角、共同描绘一幅乌鲁木齐高质量发展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