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千年古桑丝路舒展新生机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
8月7日,千年文脉一纸传——“桑皮纸上的中国画”全国名家作品展在吐鲁番美术馆开展。该展览除展出美术作品外,还辅以有关桑皮纸的图片文字、视频音像、材料实物,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桑皮纸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传承保护,展示了桑皮纸和中国画的完美融合,充分体现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展一周,这里吸引大批群众和游客观展,引发广泛关注和好评。
桑树,被吐鲁番老百姓称为生命之树。从诗经到丝绸之路,农桑立国孕育了华夏文明,繁荣了中国经济,同时也孕育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而其承载的桑文化在我国数千年的农业文明中占据了独特地位,讲述着各民族共同创造灿烂文化的中国故事,书写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代篇章。
桑椹采摘园。刘健摄
满城摇落桑葚雨
“建初十四年二月二十八日,严福愿从阚佥得赁三薄蚕桑,贾交与毯(后缺)”。这份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的《西凉建初十四年(公元418年)严福愿从阚佥赁蚕桑券》文书中,记载了严福愿以毯子为价格从阚佥处赁叁簿蚕桑,此外文书中的“北凉玄始十二年(公元423年)兵曹牒为补代差佃守代事”记载了当地官府已使用佃农看桑,兵曹雇用阚相平等20人看护桑田的史实。文书中,还有“用兵先囤粮,养蚕先栽桑”的记载。这些出土文书,透露出公元3到5世纪,吐鲁番的蚕桑业已比较兴盛,有相当的规模。
提及吐鲁番的桑文化,要追溯至1000多年前,张骞“凿”通西域以后,丝绸等中原的蚕丝织品被丝路上的商人从长安收购,运到西域、中亚西亚、地中海沿岸和欧洲各地兜售,而丝绸的原材料则主要得益于蚕桑。
随着时间推移,各个时代种桑技术不断发展,桑树不断地为人类提供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据史料记载,新疆自汉朝末年,开始学习中原的养蚕治丝技术。到魏晋南北朝时,包括吐鲁番、和田等地的养蚕丝织业已具相当规模,这推动了当地的栽桑技术。”吐鲁番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司明豪介绍,清代后期,植桑在清政府的推动下有了较大的发展,新疆建省(1884年)后,成立了蚕桑局,引进湖桑改良桑种并聘请湖州熟练的蚕桑工人,推广植桑。
正是因为这种深厚的基础,吐鲁番当地的居民沿坎儿井水渠边修路建房栽桑树。“一直以来,桑树作为吐鲁番的常年绿化树木,遍布老百姓房前屋后,像一个个平凡的英雄,防风固沙,成为农田和家园的保护神。”吐鲁番市林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吾尔尼沙·卡得尔介绍,目前,吐鲁番市桑树种植面积已达5.5万亩,结果面积突破2万亩。
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沟的古桑树大多都在百年以上,亚尔镇上湖村甚至还有一棵挂牌树龄390多年的古桑树。“父辈们流传下来一句话:桑椹是救命果,在大地上种下一棵桑树的人,可以吃到天堂里的果子。在过去青黄不接时节,桑椹是桑树无私赐予饥饿人们的食粮。”葡萄沟街道达甫散盖社区居民阿迪拉·阿地力说,吐鲁番人早就对桑树情有独钟。以前人们为了穿衣,家家种桑植麻,桑树的叶可以用来养蚕,果可以食用和酿酒。
每到桑葚成熟季节,行走在吐鲁番的大街小巷,一株株桑树撑着绿色冠盖。站在路边、渠边、桑园、沙漠边、村民的房前屋后,摇一摇树枝,就能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桑葚雨。
桑椹酒、桑椹茶等产品。孙诗淇摄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每年5到6月,是果农哈纳提·买买提肉孜最忙碌的日子。清晨,附在桑叶上的露珠随着太阳升起渐渐蒸发,哈纳提便会带着全家老少一同走进果园,采摘桑葚,“这几年来吐鲁番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采摘的桑葚可以拿到景区售卖。”
生鲜农产品保鲜期短、不易储存,一直是哈纳提和种植户头疼的难题,也是制约农产品市场供应及产品开发的一大瓶颈。如何打破农产品保鲜壁垒,跳出“丰产不丰收”的怪圈?在吐鲁番七十度阳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场水果的“锁鲜”之旅为这一问题作出解答。只见一筐筐桑葚被送至加工生产线,踏上一场特殊的“升华”之旅——经过蒸气冷凝、急速冷冻、冻干升华等工序后,浓缩为一颗颗轻盈、香脆的桑葚冻干果。
该公司负责人陈正斌介绍,作为该市首家引进冻干设备和技术的涉农企业,近年来,该企业不断对冷冻干燥技术进行研发改造,其农产品冻干技术成熟度在全疆甚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以种植桑树为主,以桑产业链为依托,发展绿色食品,将桑葚、杏子、哈密瓜、苹果等特色时令水果,进行真空冷冻加工,辅以桑葚酒、桑叶茶、桑皮纸等深加工,并通过休闲体验种植与采摘、农业观光和旅游等模式,打造全新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吐鲁番市成立吐鲁番湘疆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吐鲁番天山圣果农业有限公司等多家龙头企业,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桑葚资源、良好的投资基础,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将“桑葚+旅游”产业作为发展规划的重要一环,致力于桑葚精深加工,实现桑葚多元化利用。同时,依托桑葚大力发展旅游,打造桑葚季旅游品牌,带热了乡村游,带动农民和旅游从业人员增收。
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吐鲁番农业科学研究所,桑葚则有了另外一番形态——在引进桑葚带式压榨机、瞬时高温灭菌机等设备后,小小的果实经过“千回百转”发酵和加工后,成为口感甜香醇厚的桑葚酒,斩获国内外多项知名大奖。
在吐鲁番市高昌区红星片区亚尔贝希村的桑葚采摘园里,游客三五成群,拎着盒子穿梭在桑葚林中,一边品尝,一边采摘,劳累过后坐在树荫下,还能一睹当地民俗歌舞演出的魅力,“我种了近200棵桑葚树,有11个种类,游客只需要花10元买门票,就可以进来随意采摘、品尝桑葚,晚上还能在这里体验特色美食和歌舞。靠这个,我年收入就有5万元。”果农巴力·夏木西丁说,和他一样,村里不少种植户依靠桑葚,生活变得越来越甜蜜了。
司明豪介绍,近年来,围绕桑文化,吐鲁番每年打造吐鲁番桑葚季,以特色歌舞表演、吃桑葚比赛、品味美食、果蔬秀暨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精彩活动为载体,延伸打造桑葚康体养生、特色饮食等新体验、新业态,培育文化旅游消费新载体、新亮点,全面释放“吐鲁番桑葚季”特色品牌新效应。
万亩桑田,正让吐鲁番呈现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的新画卷。
正在品尝桑椹的游客。刘健摄
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在吐鲁番,桑树还有另一种独一无二的妙处,那就是制造桑皮纸。
“蚕桑与造纸术是丝绸之路上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造纸术传入西域后,习惯于植桑摘果的新疆居民就地取材,选用了桑树皮来造纸,渐成西域特产,桑皮纸制作技艺还沿着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造纸术的西传之路。”吐鲁番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于志雷说,吐鲁番民间素有植桑的传统,为桑皮纸制作提供了原料保障。
历史上,桑皮纸在天山南北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书写公文、契约、印制钞票外,还被用来制作雨伞、花帽、鞋子等,到明清时期,桑皮造纸已是新疆地区造纸业的主角,十分兴盛。
“上世纪50年代,桑皮纸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桑皮造纸这门古老技艺濒临消失。”吐鲁番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化艺术科科长牙库甫·卡德尔说,上世纪80年代,北京故宫大修时再度启用桑皮纸作为传统古画修复材料,之后,这一民间技艺重为世人关注。2006年5月,吐鲁番申报的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吐鲁番市不断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与新疆润疆国画院多次联合,大力培养传承人,不仅举办“吐鲁番非遗桑皮纸手工作坊培训班”,更携手爱心企业在鄯善县吐峪沟特色旅游小镇、高昌区亚尔镇上湖村沙疗小镇、高昌区葡萄社区非遗集市、兵团第十二师221团新疆桑树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等地建立“非遗桑皮纸手工作坊”。
沙塔尔·司马义是2017年新疆润疆国画院支持鄯善县首批培训的10位桑皮纸工匠之一,如今已是吐鲁番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所在的鄯善县鲁克沁镇三个桥村刚刚成立非遗体验馆,游客在参观桑皮纸制作技艺后,可亲自动手制作体验,并在桑皮纸上创作,吸引了众多学校师生、疆内外游客参与。在三个桥村,像沙塔尔这样学习非遗项目的村民有38人,人均月收入可达3000元。
魏宝山为参观者讲述桑皮纸文化。魁翠翠摄
8月7日,千年文脉一纸传——“桑皮纸上的中国画”全国名家作品展在吐鲁番美术馆开展,受到广泛关注,作为吐鲁番市首次以桑皮纸为载体举办的中国画展,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历史魅力让过往的观众纷纷驻足品鉴。
回忆起非遗桑皮纸与中国画的相遇,新疆润疆国画院院长、非遗桑皮纸上的中国画传承人魏宝山至今尤为感慨:“‘桑皮纸上的中国画’历史悠久,根据已故中国纸史研究专家潘吉星所著《中国造纸史》介绍,中国最早的纸质绘画作品《五牛图》由唐韩滉用桑皮纸创作,证明早在唐代就有画家用桑皮纸创作中国画。”随着对桑皮纸深厚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的了解渐深,新疆润疆国画院希望能将桑皮纸引入国画创作中,完成新疆非遗与中国画融合,焕发出新的光彩。
2012年起,他和同事们开始携手国内外上千位知名书画家和文创专家,保护研究、推广利用桑皮纸,首创“桑皮纸上的中国画”展览项目,举办了“桑皮纸上的中国画——全国名家美术作品巡展”“‘一带一路’上的新疆——桑皮纸美术作品展”等系列活动;牵头研发20多种桑皮纸衍生文创产品,在新疆国际大巴扎、喀什古城等景区景点展销,逐步将桑皮纸与中国画、新疆文化旅游相结合,传承保护、探索研究、推广利用桑皮纸文化。今年初,“桑皮纸上的中国画”入选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十多年的探索实践让我明白,桑皮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非遗项目,在乡村振兴、文化润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参与其中的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助力。”魏宝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