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从“保下来”到“活起来” ,看守护文化遗产的乌鲁木齐答卷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郭军鸽 赵剑尘 王畅彤 牟敏 王煜 王丽娜
一条条古街、一件件文物、一处处历史文化遗产,连接起过去、现在与未来,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密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2024年是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6月8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如约而至。
近年来,乌鲁木齐高度重视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深入挖掘文化和自然遗产中蕴含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意识,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全民共享,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保下来”到“活起来”,从保护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整体保护文化生态,乌鲁木齐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显著——
文化遗产数量大幅增长。截至目前,乌鲁木齐市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7项
非遗人才队伍稳步增长。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0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3名。
从保护非遗到保护文化
整体性保护,让文化遗产走近普通人,见人见物见生活
柚子皮、石榴皮、葡萄渣、洋葱皮……这些看似无用的植物,在高新区(新市区)青格达湖乡天山村的六亩半手作文创园里,都是珍贵的染料。
在高新区(新市区)青格达湖乡的六亩半手作文创园,扎染老师正在教孩子们扎染流程与手法。资料图片
在这里,这些植物经过扎染师们煮水、沉淀、晾凉等工序变成染料,可以印染在白色坯布或者丝织品上,成为一块手绢或一条丝巾,重新焕发生机。
已经从事植物染色工作十余年的六亩半手作文创园负责人韩景敏是深圳人。在她看来,新疆日照时间长,植物染色更浓烈饱满。也正因如此,2012年她离开深圳来到乌鲁木齐。
2018年,韩景敏又将天山村原村委会改造成六亩半手作文创园。原有的村委会大院成了扎染手作园,办公室成了游客体验馆。
对不少年轻人来说,亲手制作一块扎染方巾,是来到天山村的游览项目之一;而对不少家长来说,让自己的孩子体验非遗手作,也很有意义。
4岁的郑伊一小朋友展示自己的扎染成果。资料图片
除了手工印染制作,蛋雕、葫芦雕刻、纸雕、编织等业态陆续在这里落地。
韩景敏说,植物扎染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但传统文化并不仅仅是非遗,要保护好非遗,必须同时整体性保护好传统文化,让非遗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无形的文化,离不开有形的城镇、村落。乌鲁木齐市着力保护非遗存续空间,对与非遗关系密切的文物保护单位、名胜古迹以及自然景观等重点区域进行认定、建档和挂牌,定期评估。
乌鲁木齐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家,如毛泽民故居、乌鲁木齐文庙、乌拉泊古城等;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6家,如乌拉泊水电站、巩宁城城墙遗址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家,如文昌阁、乌鲁木齐红山邮政大楼等。
以历史文化遗存等为支点,以文旅小镇、特色街区、景区为突破点,以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依托,齐聚发力,乌鲁木齐正持续构建起传统文化整体保护框架。
巩宁城城墙遗址。记者王畅彤摄
正如眼下,乌鲁木齐正加大对巩宁城的保护,努力挖掘其历史文化资源。
2023年11月,《乌鲁木齐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其中提出,强化乌拉泊古城、巩宁城城墙等遗址保护,建立巩宁城城墙遗址特色文化街区。2024年《乌鲁木齐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巩宁城遗址、文庙保护利用”纳入其中。
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另一个利好消息是,旅游正成为一个有效的抓手。
作为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乌鲁木齐非遗保护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而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又与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相互依存,为系统性保护创造了条件。
乌鲁木齐文庙里,孩子们在树荫下听工作人员讲述过去的故事。记者王畅彤摄
乌鲁木齐文庙,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周边又不乏繁华热闹的城市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6月5日,“龙腾端午·文脉传承”2024年端午节主题活动在这里举行,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和传统民俗活动相得益彰,成为一道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风景。
6月5日,“龙腾端午·文脉传承”2024年端午节主题活动在乌鲁木齐文庙举行,身穿传统服饰的游客包粽子,体验传统文化。 记者王畅彤摄
在周边从事餐饮及文创销售的玛依拉·木拉提说,文化保护让文化资源产生了源源不竭的文旅潜力,逐年增加的游客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小众化到大众化
为传统文化搭台,让非遗走进校园,提升非遗参与度
剪纸巧做服饰、精美的景泰蓝装饰、泥塑龙与“星月夜”相结合……在乌鲁木齐第十届“庆六一”美术画展上,不难发现,非遗技艺注入了青春力量,正在焕发出新的光彩。
画展上,市第127中学七年级(3)班的张欣怡制作的展品“明制六龙三凤冠”,以废旧衣服为原料,将非遗绒花和掐丝点翠技艺相结合。
“非遗技艺如同一扇窗,为我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张欣怡说。
其实,在2023年,市第127中学就开设了非遗绒花的课程。为了给学生们传授更专业的知识,美术教师李新滢还在寒假期间与北京绒鸟(绒花)第六代传承人蔡志伟学习非遗绒花技艺。
与此同时,学校还开设了金箔画、墩绣、木刻画、京剧、葫芦画、桑皮纸画、剪纸、书法等多种非遗教学,融入学生们的美术教学和社团活动中。
“没见过非遗,怎么会爱上非遗?”李新滢说,让非遗技艺进入课堂,就为学生种下了非遗传承的种子。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香满园。在乌鲁木齐,让非遗技艺走进课堂的学校不在少数。
在市第2小学,两年前首设景泰蓝社团。
“景泰蓝工艺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美术功底扎实,因此社团在招募学员时也设置了‘门槛’。”美术教师王海娟说,刚开始学生们在掐丝、调色等环节常常出错,老师们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不断挑战自己,尝试在杯子、瓷盘、镜子上掐丝作画,还有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景泰蓝戒指、耳环。
以景泰蓝手法再现的《千里江山图》《簪花仕女图》……如今,在学校社团教室里,摆放着不少学生们的作品。
美术教师周海英说,从美术到美育,“非遗”是一条巧路。非遗走进课堂,学生们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积极向上的审美素养也逐步形成。
非遗传承,要在传人。市第41中学、市第26小学组建金石拓印工坊,传承我国古老的“传真”技艺;市第126中学(喀纳斯湖路校区)将库淑兰彩贴剪纸和哈密刺绣结合,学生在课堂上制成耳环、手提袋等文创作品……
相比过去的“低调”,在今天的乌鲁木齐,越来越多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各个校园里落地、开花、结果,逐渐彰显出新的生命力。
从大众化到分众化
文旅融合,创新传统技艺,从卖产品到卖文化
“我们的非遗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调味香料,所以销售对我们而言并不是难题。”乌鲁木齐市非遗项目调味香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淑华说,经她研究创新的调味香料非遗产品有38种。今年截至目前,已销售了500多件,销售额达80多万元。
在九鼎国际食品城,黄淑华有一间面积140平方米的“黄燕燕香料博物馆”,博物馆内,摆在展台上的各色香料品类多达上千种。八大菜系料,无论是清炖料、汤料、红烧料、鲜香料、腌制料、鱼料、去腥料,都能在这里找到。
“38种非遗香料产品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又可以裂变出上千种味道。”黄淑华说。
有了经济效益也让非遗有了持续创新发展的动力。
“虽然味道是首位,但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中草药制作的传统技艺及所蕴含非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黄淑华说。
从卖产品到卖文化,非遗文化的价值得到彰显。而背后的关键,是从卖给大众转变为分众营销,餐饮酒店、食品加工厂将调味香料运用到人们的日常餐饮中,发掘、满足新的社会需求。
“想要做好一件作品,最需要的是专注。”市级非遗项目掐丝珐琅技艺传承人李华说。
掐丝珐琅是在多种板材上设计绘制图案,用金丝(氧化铝丝)或者铜丝为骨架,将图案掐为画面轮廓,再配以天然的矿物釉料填充在金丝轮廓内,一幅完整的掐丝珐琅画需要经过十余道工序才能完成。想要掌握这项技艺,不但要有耐心,更需要踏踏实实坐下来学习一两年。
为了传承这门缘于景泰蓝有着悠久历史的技艺,李华广收学徒。
如何将好的创意与技艺相结合,让古老的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几乎是大多数传统手艺面临的共同问题。
“要发展,仅有技艺是不够的,传承更需要创意。”在李华看来,想要保护和传承技艺,将现代审美元素融入在作品中,创新不可或缺。
李华不但在作品中融合新疆题材元素,还鼓励学生借鉴油画、工笔画、写意画、版画以及民间剪纸的技法和意韵,将掐丝珐琅文创产品呈现在瓷砖、玻璃、木制活性炭及各种金属板材上,制作了茶杯垫、手机壳、盘子、挂坠、冰箱贴等,让可欣赏的艺术还有实用价值,也为掐丝珐琅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让承载着非遗文化的非遗作品变成非遗产品,不但是传承非遗文化的一种方式,更是走入人们现代生活的一条路径。
皮雕、手工剪纸、艾德莱斯、泥塑……走进大巴扎步行街,随时都有可能与非遗来场完美邂逅。
今年,大巴扎步行街在升级改造过程中新增非遗集市区,独具特色的桑皮纸、钩织等非遗项目,以创作形式增加了互动体验服务,让游客在感受传统工艺的精湛与独特中,认识非遗、了解非遗、欣赏非遗。
“我们有十几种手工皮雕非遗文创产品在景区销售。”市级非遗项目皮雕传承人孟璐璐说,相关部门的支持不但实现了非遗的保护,还让非遗产品走进商超、社区和学校,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景区就能欣赏和购买到非遗产品,提升了非遗的“可见度”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