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思·哲
◎有人说,今年阿勒泰迎来了泼天的富贵。早年,有作家书写阿勒泰;今年,二次改编后的影视剧《我的阿勒泰》,叠加效应、从众效应,让阿勒泰的“人和”达到了峰值。只是,我们身处的是“我们的阿勒泰”,有没这泼天富贵之前,她他它,一直如此地存在!不过是这个时间段被人为地强加了各种前缀,划了理解意义上的圈圈、条条、框框。抛开滤镜,即便没有视听艺术传播,阿勒泰还是那一座座山、一片片河谷,一个又一个草场。我们的阿勒泰,人间的山川、人间的草木、人间的烟火,一样又一样。不变是永恒的,变是日新月异。或许,上天眷顾这片区域,就连名字也起得有意思。福海,福气如翻江倒海般扑面而来。事实上,福海的确有福气——其地理位置优势较大,地表径流多而充足。在远离海洋的内陆,有水意味着有生命,一切皆有可能。辖区内,文物古迹、景观保护区较多,如霍加雪夫岩画群、金塔斯草原森林保护区、蝴蝶沟、乌伦古湖、魔鬼城等,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应有尽有。牧民的心里,福海是他们的家园,是生之育之养之的福地洞天!
——刘妍
♣体悟美
滑雪,这项运动是很多人的爱好,也是一种技能。一项运动的兴起除了人和之外,还有天时、地利。国内没雪的区域,只能溜达到室内滑雪场。人造滑雪场最大限度满足人的欲望,无论身处天涯海角,想就来、想就有,想滑雪就能满足。自然条件没飘雪的,人抱着“定胜天”的美好愿望,用现代化手段创造条件人工造雪。
在西北之北的阿勒泰,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冰天雪地。丰富的雪资源,成就这里的人们基因里有“雪上飘”。古人冬季出行必须使用毛皮滑雪板,高效、便捷。 严冬,除滑雪、堆雪人、打雪仗之外,更多的是被雪压弯了腰的树枝、被大雪封住的门,而冰封的克兰河面却有着暗流涌动的河床,四季分明、四季更迭、四季轮回,如一代代人、一棵棵树以及流淌在时间长河中的万物。
物以稀为贵,如果心中只有冬季,只有白雪皑皑,那就有点偏颇!春、夏、秋三季联手,让人觉得时光荏苒、光阴似箭,来不及细品春天的萌动、夏天的热烈、秋天的浓烈,初秋便已经来到了家门口——“有人吗?” 初秋像跌跌撞撞的少年郎,眼神中有些迷茫,鼓起勇气、提手抬臂。敲门声清脆有力, 每一次落指,指关节与木头之间的碰撞,声声入心。这哪里是敲木门,是敲心门!此处的心,不是生理意义上的心脏,而是与人的体会和感悟深层次的共鸣,情感灵魂层面上的同频共振。
有人说,今年阿勒泰迎来了泼天的富贵。早年,有作家书写阿勒泰;今年,二次改编后的影视剧,叠加效应、从众效应,让阿勒泰的“人和”达到了峰值。科学家们常说,高峰之后只能走下坡路。从图像学角度解释波峰,或许无误。高峰之后只能朝下走,峰值才能被称为“峰”。规律与研判,上述观点存在合理性和科学依据。只是,我们身处的是“我们的阿勒泰”,有没这泼天富贵之前,她他它,一直如此地存在!不过是这个时间段被人为地强加了各种前缀,划了理解意义上的圈圈、条条、框框。
阿勒泰所处的阿尔泰山脉,是地球史上中亚造山运动的结果。为将地球的前世今生弄明白,无数地质学家前赴后继、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无人区里,他们就是拓荒者,就是开发处女地的冒险家,勇气与智慧、胆识与运气,缺一不可——厚厚的眼镜片下是闪着好奇心的眼眸,防风服下是一颗不安分的心。大自然的细密心思,通过一双无形的手,鬼斧神工之余,较好地隐藏了真实意图。而人,如猫一般,无时不刻充盈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求知。人与自然的较量久已有之,何时、何方处于上风口,这是博弈,长时间相互斗智斗勇。人的眼中,神秘感的对方是“升级打怪”;而在大自然眼中,天地间的可人儿何尝不是不服输的“小强”——彼此彼此,谁怕谁!而科学家,为从地质学角度揭开神秘面纱,“十八般武艺”纷纷用上。手工的折叠,纸板的模型,每一次尝试,都是人与大自然的高智商较量。如何快速识别对方真实意图,独具慧眼剥开层层迷雾?探索之路,实属不易!
抛开滤镜,即便没有视听艺术传播,阿勒泰还是那一座座山、一片片河谷,一个又一个草场。我们的阿勒泰,人间的山川、人间的草木、人间的烟火,一样又一样。不变是永恒的,变是日新月异。当我们一次次试图在大自然面前刷新存在感,无情的现实则反复讲述着蚍蜉撼树的故事。高耸入云的山川、深不见底的湖泊,还有自以为是的人……历史惊人相似,一次次重复上演升级、迂回倒退的路数,由始至终,阿勒泰还是阿勒泰,如诗如画的景致、风雨无阻的存在,山河为之傲娇!
《庄子》外篇·达生中,扁子曰:“不然。昔者有鸟止于鲁郊,鲁君说之,为具太牢以飨之,奏九韶以乐之,鸟乃始忧悲眩视,不敢饮食。此之谓以己养养鸟也。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则平陆而已矣。今休,款启寡闻之民也,吾告以至人之德,譬之若载鼷以车马,乐鴳以钟鼓也。彼又恶能无惊乎哉!”
这里讲了一个小故事——一只海鸟飞到了鲁国,鲁国君臣民,皆大欢喜,认为是祥瑞、国泰民安吉祥的征兆。鲁国的君主更是兴奋不已,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演奏了雅乐,以款待这只来自远方的海鸟。然而,“鸟乃始忧悲眩视,不敢饮食。”不敢进食的结局自然是饿死。此处,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养鸟方式:一种是以己养养鸟,另一种是以鸟养养鸟。用自己的方式养鸟与用鸟的方式养鸟,哪种更适合鸟的心意?庄子借这则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人要思考表达善意的方式,是否真正适合对方、符合鸟的生活规律。
是的,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鸟一禽,皆如此。阿勒泰地区四季规律更迭,天然的“保护膜”!良好的生态系统是庄子口中的吉祥鸟,对待生态这只鸟,我们不能想当然、自以为是、剑走偏锋,而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循着“以鸟养养鸟”的路径匍匐前行,秉持敬畏自然之心、真切诚恳的朴素之心。
♣人文美
或许,上天眷顾这片区域,就连名字也起得有意思。福海,福气如翻江倒海般扑面而来。事实上,福海的确有福气——其地理位置优势较大,地表径流多而充足。在远离海洋的内陆,有水意味着有生命,一切皆有可能。辖区内,文物古迹、景观保护区较多,如霍加雪夫岩画群、金塔斯草原森林保护区、蝴蝶沟、乌伦古湖、魔鬼城等,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应有尽有。牧民的心里,福海是他们的家园,是生之育之养之的福地洞天!
对福海的体会和感悟,实在而真切,这是对知识和人生的体悟,而不是对经验的阐释和理论。终极的实在和绝对的知识,永远无法成为理性的对象或用概念、语言来表达,人们只能在直觉经验中把握“实在”和“绝对知识”的表象,唯有在“灵感”与“顿悟”的机缘中,超越静观、体验,才能达到终极实在和绝对知识的彼岸。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不关心概念、逻辑和理论,而是用隐喻、象征,用绘声绘色的体验,或天马行空、或不着边际地夸张,传递个人感受,表达他们对美学问题的思辨,甚至用神话方式表达关于美的见解。这种方式如盲人摸象,不同人不同次不同部位,摸到的是不同的鼻子、耳朵、腹部、腿……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少了理性、多了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魅力和想象力,故,常伴随着模棱两可、精准度低等缺陷。但是,我们不能下定论认为,其理论不深刻、没有美学意义——牧民,一年有数月时间在路上,行走在千里牧道上,如此,他们的美学是一种沉浸式、体验感极强的美。走,不停地走,周而复始地变化,他们的喜怒哀乐,思想、情感、思辨、理论……全部融入了生命体验。
福海的美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学”,其内核是关于牧民的生存、生活和生命的方式、意义、价值,牧民的精神生活、文化实践,全建立在人性层面,把握人的生命表现与发展,纯洁而全面地体现人的终极价值。牧道延绵千余公里,不是为了转而转、不是为了走而走,而是以一以贯之的游牧方式,呈现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牧民始终关注富有生命的、感性的、人性的执著追求和强烈呼唤,始终把牛羊马驼看成是终极目标,在逐水草而居的过程中,感受生命本质扩张到自然万物、大千世界,世界即我、我即世界。日月星辰、山川树木、鸟兽鱼虫,人与身外物,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被包容到人类主体的感性的生命本体中。岩画、草原石人等跨越时空的艺术形式,更让人倾心。除邂逅人间草木,他们还沉迷于荒诞、遥远、幻想的事物和目标。而现实个体,却表现出一心想超越自我的拼搏,实则以人性自我去同化外部自然,最终与宇宙精神、与无所不在的生命精神合二为一。
距福海县城210公里的阿尔泰山脉霍加雪夫山峰2190米处,有一处高山古岩画群。2003年发现的该岩画群,填补了福海县古岩画群的空白。
纵观人类发展史,文字是告别蒙昧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岩画、石人、匕首、器皿、餐具、服饰等“形而下”器物(有曰:“形而下者谓之器”),无论来自考古遗址,还是民间社会,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进而弥补了文字未载的遗憾。民风民俗、纸上典籍、地下文物,三个维度形成的文化文物证据链,具有多层次、多视角文化考察的意义,在中华美学史研究上具有重要方法论的意义。通过对岩画内容的“描述”,抽象的绘画方式,即便是简单的线条勾勒,也可以帮助人们对该地区历史文化底蕴的认识和了解。
霍加雪夫岩画群所在海拔较高,且有700多米长。时间上行至很久很久以前,脚力、体力再好的人,往返于山脚、山峰之间绘制岩画,也是不小的挑战。又或许是高海拔,才让岩画得以保存。岩画属于非文字的“物的叙事”,显然,没有生命体征的岩画,为今人和后人研究该地区风土人情、地理地貌、植物动物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启示。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大家熟悉的歌曲,中国是多民族共居的国家,阿勒泰地区亦同。
福海当地的牧民,其审美心理、审美意识、审美观念自发形成,观念形成于理念,凝结及生动表现他们在各自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中——非文字性的器物,如岩画、建筑、服饰等作为人类文化的创造物,从不同层面弥补了书面化文本的不足!
♣多元美
奶疙瘩是福海当地群众喜爱的奶制品,制作工艺常规、朴素、简易,新鲜奶源经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几道工序后,直接晾晒。奶疙瘩弥补了转场路上膳食纤维不够的饮食缺陷,在现代,它还是一种零食,正餐之外的最佳代餐食品。既然是零食,那得讲究——无论卖相,还是口味,都得走“精致”路线。过去拳头大小的奶疙瘩,现在“千奇百怪”——常见形状有长条形、方形和圆形等,随着逐渐市场化,更多人参与商业竞争,于是,奶疙瘩还有了口味上的区分,如蓝莓味、草莓味、红枣味、黑加仑味……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原味。
在这里,长辈会用小勺,滴几滴刚下的牛乳,蘸湿襁褓婴儿的嘴唇——这时,他们的味觉有了爱的初次记忆,这种食物的味道和感觉将跟随他们一生,储存在记忆库。待他们长了牙、学会走路后,长辈们又将奶疙瘩切成小块,塞进宝贝孙子孙女的口中,奶疙瘩在樱桃小嘴中没转几下,就化了,极美味!奶疙瘩的形态,由规则变不规则、由有形到无形、由固体变液体,酸酸甜甜的奶汁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在其灵魂深处留下了烙印!“记住这个滋味,这种‘对头’的感觉。”或许,奶疙瘩就是以后和奶奶的其他孙子、外孙接头的“暗号”。虽然这多少有些调侃和玩笑,但体现了智慧和豁达的心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崇尊老爱幼,智叟文化一脉相承,看似云淡风轻、约定俗成,细细一想,“三岁看八十”,长辈用意深远、目光深邃——何时何地何人,婴儿时期的记忆被打开,天机不可泄露!一切等待机缘的到来,记忆中的味道重启那天,或不知不觉、或浑然天成,终究会有到来的那一天。
奶疙瘩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在减弱,无功利性审美功能在增强。奶疙瘩热销疆内外,关键是富含钙元素。鲜奶经浓缩、发酵制成了奶制品,营养极高的精华部分得以保留,人们称之为乳品中的“黄金”。
很久很久以前,长辈的长辈都是“马背飞人”,他们出门前,其母、其妻会更早起身,将刚挤的鲜奶倒入皮囊,一天后变得又酸又涩。就这样,被毁了?非也!变酸后的奶,水分正在流失,在树荫或凉风习习下,水分会越来越稀少,结成块状的面积愈发增大,此时液体变固体,成为了好吃的乳饼。乳饼是奶酪的前身,经过制作工具的压形,添加发酵剂、凝乳酶等现代化手段和方式,“变变变”,乳饼就是如今极为常见的奶酪。后来的制作者在尽可能延续传统工艺的同时,换位思考——如何更保鲜、更营养、更美味,可谓费心费神。再后来,活生生将奶疙瘩制作的非遗传承人,锤炼成科研工作者、企业家、营养学家等,一块小小的奶疙瘩,凝聚无数匠心,其实用功能得以保存、审美艺术功能得到了凸显。
无独有偶,另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美味,也在此地有着很长的使用历史。
仿佛是上苍偏爱,有着“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任劳任怨在此生栖,究竟生活了多久,没人说得清、道得明。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中西交通史、文化史、交流史、文物史,甚至是人类思想史,都添加了许许多多人的因素。人类的思考、人类的活动,人为地将这样那样的、这里那里的知识划分成板块,其做法,有好也有不好——好,是让人类有了约定俗成的认识,形成共识,达成统一意见;不好,或许,这仅仅是人类的理解和领悟。自然界的动植物、微生物、矿物等,其真面目如何?何人有如此“肥”的胆量和勇气说得清楚?充其量不过是阶段性的认识,有着局限性和阶段性。而这个局限性、阶段性,在人类或自然界的漫长演化进程中,充其量不过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
骆驼,古时候是交通工具,出行、负重、识途,是人类亲密的朋友和“爱人”。现代社会,机械化的交通工具日新月异,骆驼渐渐被遗忘了!而驼奶的功效和作用,却因为“物以稀为贵”而被人们珍视。
在福海有一群人,每天的生活、工作以骆驼为重心。18年前,一位南方人听了同学的各种讲述,便天真地信以为真——认为驼乳是宝贝!于是,他独自来到西北之北做起了科研,不光研究骆驼,还对骆驼的全产业链下了苦功……当我听到这一个案时,不大相信!但是,当我见到福海县的万驼园和现代化驼奶生产线、厂房、设备等,听见朴实无华的牧民讲起驼奶致富故事时,我不得不信——驼奶“变形记”,精进的科研人员将其变成粉末状产品,受到了八方客的青睐。
♣天人美
中国当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汤一介先生曾说,中国传统哲学中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天人关系”。《周易·系辞》深刻阐明“天道”“人道”相通,“道”一旦形成,就有了“三才”——“三才”就是天、地、人,将天、地、人统一,强调天和人是一体的;一言以蔽之,中国传统哲学以内在超越为特征,内在超越属人生境界问题。人生境界就是“人道”,其必须提至“天道”这个高度来认识,二者汇合,就是对宇宙人生的基本理解。除此,内在超越还要落实到人的自我提升,将真理融入社会实践。
在汤一介先生的学术理论构建中,认为《易经》开启了“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考和思维模式,“天人合一”在当代、现代都有着启示作用,最早将其作为国策的是哲学大家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而《易经》,将天、地、人连成一线,把人放在沟通、连接前后的中心地位,“人学”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尊重“天道”而顺其自然的千里牧道、“天道”“人道”不谋而合的岩画、“人道”驾驭“天道”的“驼粉”现代化过程以及以人为本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学”,承前启后、发扬光大,始终在路上——西北之北的阿勒泰,也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实践、探索,独具生态审美的本性,诗意地栖居,体现了世居于此的人骨子里的“家园意识”和强烈的“参与美学”理念。
高楼大厦、白加黑、高强度、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里都可以远离、都可以释然!回顾生态美学历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生态审美本性。人对自然生态的亲和与审美是人之本性的重要表现,这正是生态美学内涵。正如当代生态批评家哈罗德·弗洛姆所说,生态问题是关系到“当代人类自我定义的核心和哲学与本体论问题”。人置身草原,莫名地有了松弛感,“大”字形躺在草毯上,偶有高低起伏的鼾声,天为幕、草为席的宏大格局,还有何种牵绊放不下呢?草原就是人们的诗意栖居地。
海德格尔在《追忆》一文中提出“诗意地栖居”,这是海氏对诗与诗人之本源的发问与回答。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问题:人是谁以及人将自己安居于何处,艺术何为、诗人何为?诗与诗人的真谛,使自然的光辉照耀平静而贫弱的现实,从而营造了美好的精神家园。这是海氏所提出的最重要生态美学观之一,是其存在论美学的诗性化表述,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在现代社会,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由此而来的精神焦虑加剧,人们普遍产生了失去家园的茫然感。阿勒泰四季分明,各有各的精彩,重返自然会迅速唤醒人的潜意识。当代生态审美观中,作为生态美学重要内涵的“家园意识”,是在人的危急时刻提出的。“家园意识”不仅包含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还蕴含更为深刻、本真的人之诗意地栖居的存在真谛。将栖居地作为家园,不光是生存手段,还是诗性审美追求的本质属性。牧民与牛羊马驼,在千里牧道上年复一年走走停停,真切、实在地在现实中参与到无功利的美的构建,可谓中国式“参与美学”。阿诺德·伯林特明确提出了“参与美学”——无利害的美学理论对建筑来说是不够的,需要一种我所谓的参与美学;美学与环境必须在一个崭新、拓展的意义上被思考,在艺术与环境两者当中,作为积极的参与者,我们不再与之分离,而是融入其中。
“参与美学”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被长期尊崇的“静观美学”,力求建立完全不同的主体以及所有感官必须积极参与的审美观。这是美学学科上的突破与建构,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盲人摸象的故事,众人皆知!
或许,大伙只知道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耳朵、肚子、鼻子,却很少能在脑海中建构大象的“整体性”,即盲人摸到大象的不同部位,恰恰这些不同部位构成了一头完整的大象,若缺少任一部位就不是大象了。上述的学术理论及观点,用“诗意地栖居”“家园意识”,还是“参与美学”等观点阐释现实中的阿勒泰,都恰如其分。而这些描述和解释,恰好是生态美学的有机部分。若生态美学是一头完整的大象,那么,“诗意地栖居”“家园意识”“参与美学”等就是大象的鼻子、耳朵或大腿等。美,人类孜孜不倦地追求!美的认识,千人千面,各花入各眼;但阿勒泰天人合一的美,是中华传统美学的经典之美,既有前现代性,又有现代意义,二者毫无违和地存在于阿勒泰这个现实主体中。阿勒泰的天人合一保存着合理的思想内核,包括主体思想、直觉体悟的现象、情感、身体以及生活,它如此鲜活,如此生猛而淡定——一入眼,就入心;一入脑,便忘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