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富蕴藏情牵可可
[开篇语]天富蕴藏,情牵可可。从红色基因深厚的“功勋矿”到火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在富蕴县,我们可以细品“天”和“情”二字的内涵和外延。从本期开始,我们聚焦富蕴县,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及和谐之美等不同侧面分期诗意书写。
——刘妍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宝贝,在摇篮里,好好睡觉、快快长大……”富蕴县77岁的沙丽曼·卡那热勒刚回到家,便又出门来到邻居家,径直走进卧室,蹲下身倚靠在木摇篮边。邻居家最小的孙女刚出生两个月。“小家伙一直闹,没怎么睡……”“都这么过来的……”沙丽曼一边回复,一边摇篮细声吟唱《摇篮曲》。街坊邻居都知道,沙丽曼照顾新生儿有绝招,都喜欢找她当“脐带妈妈”。1986年,沙丽曼因精良刺绣手艺获得“全国个体先进劳动者”称号,优秀的人往往啥都会,不晓得眼前的沙丽曼还有没有她不懂的技能?
据介绍,《摇篮曲》是外婆的外婆教的,属于古老的口头艺术。长辈们也都说,《摇篮曲》经历的岁月与人类的发展史不相上下。除了会唱《摇篮曲》,沙丽曼还懂得祖辈延续的婴儿护理术——先用温水为新生儿清洗,接着用盐水擦洗,再用温茶水冲洗;清水能除肉眼可见的污渍、盐水能消炎除菌、茶水能祛热退火,第四步最关键:全身抹羊油。沙丽曼说,新生儿敏感、脆弱,涂抹羊油能让受损皮肤快速恢复。“40天内,一天一次,之后是3天一次、7天一次、半个月一次、一个月一次,次第而推进。”胸部和胳肢窝不抹羊油,这两处离脏器近,婴儿抵抗力较差,容易引起不适。“擦拭时,一定要托着婴儿的头部和背部,身边必须有其他人配合……”说来简单,实操过程却需要莫大的耐心和技巧。
“没有人天生就懂身为母亲的巧手艺,一切都是在实践中一遍又一遍打磨出来的。”站在一旁的婴儿母亲补充道。沙丽曼则始终面带微笑哼唱着小曲儿,“宝贝呀宝贝,快快长大,唱起歌来、跳起舞来……”柔声细语间,摇篮里的婴儿双目紧闭,睡着了!
此时,我留意到摇篮底部有一处圆孔,从里塞下一圆柱形毡筒,好奇心驱使下,我问了问沙丽曼,“毡筒里有玻璃罐子,可以说那是宝宝的马桶……”沙丽曼如是解释。
牧民四季转场,逐水草而居,生活忙碌。传说,一年轻妇人怀胎九月,转场途中突感阵痛,于是,她赶到最近的赤脚医生家。半个小时后顺利生产,随后,妇人一手抱着婴儿,一手持着缰绳继续骑马赶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阿勒泰大尾羊品种优良、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产妇的身体素质之强壮、产后恢复之迅速,令人诧异!
对于新生儿的照顾,新晋阶的母亲也要在转场路上完成。摇篮下的圆孔,正是考虑到母亲没太多时间精心护理,当婴儿大小便时,可流入玻璃罐内。古老的生存智慧法则,体现在日常器物上就有了不一样的审美,了解来龙去脉后,为何这样、为何那样,都有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听沙丽曼浅唱《摇篮曲》,让我想起了自己年逾九旬的外婆。外婆说,小时候的我非常调皮,爬上爬下,一会儿转身,一会儿踢腿,一会儿哇哇大哭,一会儿伸手要抱抱。“摇呀摇,摇到外婆桥……”为了哄我,外婆一边唱,一边拍,而我还是一个劲儿瞪大眼睛……若时光可以倒流,再现幸福美好时刻,仍想在外婆怀里“摇呀摇”!
“过家家”
“大暑”刚过,还在7月,山里下起了雪。这是大自然在发威吗?老虎不发威,或当作病猫。大自然可不是“病猫”,“存在感”需要不时刷新。富蕴县的努尔恰西面对天降的“存在感”,显得有些慌乱!从包裹中,翻翻翻,找出厚衣服先披上。尽管短袖在劳作时比较方便,可身体是非常诚实的——保持体温,脑瓜子才能转起来,而且快速地转;保暖也是保命!努尔恰西一跃上马,火急火燎地东南西北,不同方向地蹿。四蹿的目的是找牛羊马驼,尤其是喜好无拘无束肆意任我行的马。勤劳、聪慧的努尔恰西,在她家的牛羊马驼身上做了标记,标记是白色的,独一无二的五棱形,又在其外加了个圈,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努尔恰西的女儿古丽扎对我说:“有这个图案的牛羊马驼,全是我家的。”
“大叔,你见到我家小马驹了吗?”古丽扎见妈妈面带愁容,立即加入到寻找小伙伴的忙碌中。对牧民而言,牛羊马驼是全部财产,也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小马驹是黑色的,古丽扎见证了母马怀孕、分娩的过程。小马驹出生的那一刻,古丽扎跑前跑后,一会儿添草保暖,一会儿喂水投食。小马驹睁开眼的一瞬间,萌萌哒,古丽扎一把搂在怀里,又亲又贴脸。
飘雪意味着下山在即,大部队前进的步伐必须提速!
每年6~8月,努尔恰西一家都会搬到夏牧场,9月中旬再离开。大尾羊在夏牧场迅速养膘,走起路来一摇一摆、一晃一晃。转场至冬窝子后,大畜小畜都会掉膘,不过,其肉质会更有弹性。肌肉或肥膘的一张一弛,让行走中的阿勒泰大尾羊充分吸收了天地日月之精华,这便是“阿勒泰羊”这张金字招牌炼成的秘籍。
下山的过程,古丽扎看见路边的“房帽子”,有的黄、有的蓝、有的红,十分好奇。“妈妈,‘房帽子’为何颜色不同,我们能住进去吗?”“宝贝,这是政府给盖的安居房,为划分片区,在房顶刷了不同颜色的油漆……”努尔恰西用心回复。
一石激起千层浪!天真无邪的女儿不经意的一句,让努尔恰西既开心又有些忧愁——开心的是女儿会观察思考了,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疑问;忧愁的是,早晨在女儿眼皮底下,刚把毡房的架子和防水的帆布卸了,晚上抵步后又装上,就像孩子们爱玩的“过家家”。转场的日子,基本上每天都是拆了装、装了又拆,看着古丽扎与小马驹玩耍的幸福时光,努尔恰西心上涌起的淡淡哀伤胜过了喜悦之情。
努尔恰西一点点组装安置毡房,心无半点怨言。据说,牧民家的媳妇个个吃苦耐劳——白天在马背上颠簸,日落后,又忙着准备晚餐、收拾、整理……月色清朗时,还要到河边洗洗刷刷。
“今年,雨水少,比较干旱,草长得没有往年那个凶狠的劲头,矮且慢!”可在这里,努尔恰西觉得草长到了腰身。“多亏小马驹,找它费了不少劲……”上天对付出多的人,总不会亏待。小马驹带着努尔恰西来到了这片长势良好的草场,她决定在这里住上个三五天。累了,实在是撑不住了,努尔恰西的上下眼皮开始打架,待到眼皮们“和解”,劳碌了一天的疲惫诚实地体现在身体上,她倚靠着一棵树进入了梦乡,梦中有两只青蛙在聊天——
“我的身体在膨胀。”一只青蛙对另一只青蛙说。
“怀了宝宝嘛,等生产结束,你又会纤细苗条。”
“这期间,你肯定会出去和其他母蛙打情骂俏。”
“不会的,我和她们聊天,是想了解以后送宝宝去哪一所学校,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为夫的”信誓旦旦,恨不得对着灯火发誓。
青蛙夫妻的聊天虽然是在梦中,醒来的努尔恰西却记住了一句话——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古丽扎与小马驹每日疯玩,快乐总是美好而短暂的,小姑娘更需要在学习中学会长大、在长大中学习成长。从夏牧场到冬窝子后,努尔恰西一家决定安顿下来。开春后,打算写个申请,盖个有红黄蓝“帽子”的房子。房子大小无所谓,只要离学校近,最好是古丽扎可以独自上学、放学。聪明活泼的古丽扎,热爱和崇敬大自然的天性,面对知识和新伙伴,一定更开心。学校的教育就是起跑线,青蛙宝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古丽扎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面对扑面而来的全球化、现代化潮流,科技与知识是作为一名现代人不可或缺的。起跑线不是线,是人的基本素质。善良、勇敢、勤劳的古丽扎们,绝不会错过或失去这一基本权利。好政策、好福利之下的各色“房帽子”会越建越宽阔、舒适,“过家家”的生活方式将与时俱进。生活与生产、传统与现代,山里山外的各族父老乡亲,必会做出明智且果断的选择。
一生一爱
“地球村”距离海洋最远的陆地,非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莫属。提及该沙漠,受固化思维驱动,脑海中随即跳出两个词——国内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对于常居南方沿海地区的人来说,身体力行地理解上述何为“固定”、何为“半固定”,大致如是——脚踏,陷入有深印;风吹,沙丘移动;地表,有无藓类植被……
晴空万里,沙漠静如处子。蓝天、白云下着一身红衣十分抢眼,一旦起风了,那是恶魔降临般的可怕,让人心生恐惧和敬畏!沙漠边缘,靠近富蕴县河谷一带,生长着牧民口中的“宝贝”。朵朵伞状的小黄花簇拥在沟沟壑壑之间,或不远处的沙漠、戈壁、荒地,有黄花的地方是“人间天堂”。牛羊马驼见到小黄花,迫不及待着抢夺、果腹。黄伞花古怪得很,分泌特殊葱蒜味的油胶树脂,有“皮牙子”的特殊气味。如此这般,牧民对于牲畜食用黄伞花仍甚喜,“我们的牛羊马食用后不容易生病……”不光北疆牧民说好,就连中亚腹地的老老少少都知道它是好东西。究竟好在哪里,牧民支支吾吾,说不清、道不明,反正就是好!我又问:“黄伞花叫什么名字?”对方抑扬顿挫地回答:“阿魏!”古语中,有叫阿什么的,那是一种称呼;现今,南方沿海地区熟人之间,也喜欢在姓之前加个“阿”字。黄伞花被淳朴的牧民称为“阿魏”,是古语的惯常用法,还是喜爱之极的通俗叫法,不得而知!
在阿勒泰行走多日后,我发现一个现象——地名中有不少含有“阿魏”的字样,如“阿魏戈壁”“阿魏槽子”等。从“度娘”那里,我长了知识,进一步发现了自己的浅薄!天山南北的植物资源丰富,约有4200多种维管植物,其中近三分之二可入药。蕴藏量大,经济和药用价值高的有薰衣草、甘草、肉苁蓉等,阿魏属植物在新疆和中亚地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明星物种”——深藏闺中的阿魏在中华大地上有26种,其中,7个为特有种,天山南北均可觅其踪迹。
与沙漠、戈壁等地貌相爱相杀、如影随形的黄伞花阿魏,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它深植于民间记忆,深耕在广袤中亚大地,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难怪牧民欢喜牛羊马饱腹,黄伞花天然具有助消化、除虫功效,牲畜健康,牧民自然省心!我终究没有牧民的本领和能力,黄伞花阿魏查阅相关资料后,几乎就要遗忘它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听某位年过八旬的老科学家提及阿魏,倍感意外!药用阿魏的基原植物大多是多年生一次结果植株,尽管能存活多年,但一生只开花结果一次。植株须经过多年营养生长后才会开花、结果,而后,自然死亡。处于生长期的阿魏植株,每年出苗时长莲座状叶,并逐年增大,一直到植株发育成熟才从簇生的叶中抽出茎来,形成花序。一年内,它们利用自然条件最好的时段生长发育,在条件变差时转入休眠状态,每年从出苗到地上部分枯死或种子成熟不超两个月。而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往往要经历十年左右。阿魏颜色绚丽夺目,黄灿灿、亮晶晶,十年磨一剑,十年开一次花;它的一生只爱一次,花期不长且短命,却生如夏花之绚烂!
阿魏,黄伞花;阿魏,一生只爱一次!
羊肉串“拌”格瓦斯
热情的迪力夏提拉着我,走街串巷,在富蕴县城里走走停停,边看边觅食,两个疯狂而执着的女人险些迷失在街道拐角。穿城而过的额尔齐斯河,如巨无霸音乐盒,其欢快跳动的“音符”从一棵棵树身边跃过、从一株株小草脚下溜过,与鸟儿结伴,还不时地与路人友好地“打招呼”。参天的白桦树并非孤家寡人,而是成群结队——他们如哨兵一样笔直挺拔、英姿飒爽,“手拉手”围着圈圈跳舞,或窃窃私语……小水珠来不及和草、树、鸟说一声“再会”,便已经奔跑到了桥的另一侧。
额尔齐斯河是灵动的,城因水而有了别样韵味,城因山和水而有了人杰地灵的全新面貌。公园里的白桦林让人叹为观止——人站在树底下,分分钟穿越,水、草、树、蓝天,无声诉说着来自远古的故事。
古老的不只有故事,还有迪力夏提惦记的过油肉拌面。我耐着性子,跟着她屁颠屁颠地来到了一间不起眼的面馆。“两碗过油肉拉条子”,只听见,内间的厨师在生煤气炉,“呼呼呼”一阵声响,砧板上一阵有规则的下刀声,快意恩仇、爽朗至极!
拉条子的原料面粉来自萨吾尔山的有机小麦。勤劳朴实的阿勒泰人,直接用双手拉直拉长,反复拉、来回拉,双掌合十,力道均匀地搓;千万别小看这最后的工序——搓,一根又长又细的拉条子口感如何,这一步是关键。肉的切割是有讲究的,羊肉切成薄片,在热油中滚一滚,火候把握恰当——时间长了,肉又老又硬;时间太短,涉及不到羊肉的里层,化学、物理反应来不及进行。当金黄酥软的过油肉出锅后,再佐以阿尔泰山脉中独特的蘑菇等。如果说蘑菇等是“君”,那么葱、姜、蒜、洋葱,还有红绿黄辣椒等就是“君臣佐使”的“使”,起辅佐作用,不可或缺。在羊油的滋润下,一盘过油肉便大功告成。店家一手过油肉、一手拉条子,上菜,迪力夏提二话不说,立即动手二合一,搅呀搅,好让面条充分吸收汤汁,口感更为爽滑Q弹。蘑菇是山货,对于吃惯了鲍参鱼翅的南方沿海人来说,山货具有迷人的魅力——特殊的口感、丰富的微量元素,口齿留香,食过还寻味。一盘过油肉拉条子,我吃到了寻常人家的烟火气、吃到了妈妈的味道!
拌面落肚后,迪力夏提突然抬头,喊了一声,“老板,20个羊肉串、两杯格瓦斯!”我连连摇头,圆鼓鼓的肚子、极限扩张的胃,待慢半拍的脑瓜子反应过来时,早已吃撑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平日里,我的同事为保持纤细身材,往往数着米粒进食。可在此地,美食的诱惑瞬间让其忘记了所以然,投入无我忘我的超然境界。面对散发着果木清香的羊肉串,我的心里像是站着两个小人——一个劝我吃吃吃,另一个则反对我吃吃吃。小人们不断理论着,各有各的说法、观点,听上去好像都是对的。
老板是个中年男子,他请了个哈萨克族小伙子负责厨房、店面和外卖,多个身份角色来回转换。“分身有术”的小伙子浓眉大眼,帅极了!“姐,这是格瓦斯,夏天刚下来的蜂蜜酿的。”橙黄色带气泡的格瓦斯从木桶到玻璃杯再到餐桌,不过迪力夏提掰了一瓣蒜的工夫。小伙子不由分说的眼神仿佛提醒我,“不容错过!”于是,我浅浅地喝了一小口。如此一来,恍然大悟,彻底掉进格瓦斯的“坑”。有“世界四大民族饮料”之美誉的格瓦斯,甜而不腻,麦芽清香中混有低度啤酒花。文献记载,格瓦斯的酿造工艺是没落的俄罗斯贵族在南下迁徙过程中带到中亚的,随即在天山南北传播。格瓦斯酿造工艺中的原材料除了上乘蜂蜜外,还有起到“引子”作用的面包片。绝佳的格瓦斯,一杯接着一杯,刚出木桶时冰镇的效果更好,难怪有人千杯不醉。
对酒精饮料始终保持谨慎态度的我,这回被彻底攻陷。一大口一大口的格瓦斯、一串接着一串的红柳羊肉串,蜂蜜麦芽与阿勒泰大尾羊,外加果木清香,堪称天、地、人的完美结合。格瓦斯不是俄罗斯民族的专利,是世界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自然选择,是因地制宜的人类美食,堪称“甜蜜事业。”这项事业,没有民族地域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的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阿勒泰的大尾羊,不光让拌面一流,其“伴”格瓦斯的口感更是一顶一。一串又一串烤肉,“拌”起了面食世界,也“拌”起了饮料世界,更“拌”起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相互学习、和睦融合的世界文明发展史的新篇章。
“额河第一村”
大河向西流,额尔齐斯河,我们亲切地称它为“额河”,如青春期的莽撞少年,横空出世于阿尔泰山西南坡,不走寻常路,一反常态,执拗地一路奔腾向西,最终汇入北冰洋。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位于额河源头附近,被称为“额河第一村”,来到这里,仿佛真的进入了童话仙境——春夏秋冬,四时交错,风光无限好、地理条件优越是老天爷最好的赏赐!除自然景观之外,得天独厚的人文和民俗风情更让小村魅力四射!
不知何故,2023年“额河第一村”的冬日来得特别早。10月上旬,一场初雪悄然而至。一夜之间,错落有序的民宿屋顶披上了“薄纱”。头枕额河潺潺流水的游客,敏锐地感受到河水流速放缓、脚步放慢。有句老话说得好,“瑞雪兆丰年”,人心所向、国泰民安。小村的“白衣”层层叠叠,纯白、浅白、米白、银白、灰白,大自然巧尽心思,妙手著“白衣”文章。“额河第一村”越发静谧,白得彻底、无瑕,若处子之心、若心灵底色。
“走!”一声爽朗的吆喝,男男女女跃上马背,唤醒深入骨髓的记忆,来一场酣畅淋漓的“马上拾银”“姑娘追”。“马上拾银”考验帅小伙的腰功,奔驰的骏马,小伙子猫着腰将雪地里的银绣球快速拾起,比的是胆识和智慧;“姑娘追”则更显草原上的豪情,骑技超好的妙龄女子眼里带光,英姿飒爽!
小村穿“白衣”的时间或长至半年,暖阳弥足珍贵,直到——鹰已过,吟回荡;雁已归,声无踪。春日里的“青衣”姗姗而至,大自然格外偏心——每年三四月,大西洋暖流顺额河而上,在小村停一停、歇一歇,夹杂丰厚水汽的暖流浩浩荡荡、长驱直入,唤醒沉睡多日的草原。面对上天的眷顾,树梢柳蔓先知先觉,仿佛睡了一个长长的午觉醒来!迷迷糊糊中,嫩芽、绿叶睁开双眼,争先恐后地想看看这个世界——万物换新衣。“青衣”以其独特魅力,看得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青葱岁月,肆意挥霍、任性奔跑。冰封许久的额河开始松动,不同层次的蓝,蓝得纯粹、蓝得心醉。站在河边树下,久久不愿离去,生怕一不留神错过了美的细节。每行一步,都是一场视觉盛宴,泛青的山坡、河谷,俨然一幅油画。冬日余威的烈风,不时也张牙舞爪,但潮流不可逆、大势不可转,浪漫与明媚一笼小村——不负光阴、不负韶华,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由内而外发挥主观能动性地自我设计、自我要求,其结果,无人能预想。绿叶绿草的疯长,心无旁骛;牛羊马驼似洞悉草叶的小心思,一味埋头狂吃,把阳光和节节高的草叶,一股脑地嚼到肚子里。翠绿的河谷、绵延的雪山、呼啸而过的河风,红的、黄的野花,争奇斗艳;杏花落尽、油菜花未黄,游人如织,人看花、花看人,相映成趣!蓝天、白云、“绿衣”,此时也只能是配角。
“额河第一村”最美的季节非秋天莫属!一叶知秋,再木讷的老牛、再不懂风情的骆驼,瞅见缓缓而下的黄叶,像也晓得金秋时节已到。村口有片桦树林,桦树特别“讲规矩”,一行行、一排排、一列列,有序有度,从绿叶到黄叶,从黄叶再到落叶。待地面铺满金灿灿,前后大致只有两周光景。此时,金色的村庄、碧蓝的天空、翡翠般的河水,远景、近景都成画。
白桦林点木成金,河流泛着金光,栅栏上镶着金边,人和动植物沉浸在和煦柔光中。长睫毛的姑娘弹起冬不拉,马尾特制的琴弦奏出的旋律叮咚如泉水,披上“黄衣”的小村引来一批又一批追梦人。篝火晚会,风情大比拼,五湖四海的人们手牵手、肩并肩,欢歌笑语,如同石榴籽般密不可分。春青衣、夏绿衣、秋黄衣、冬白衣,“额河第一村”的四色服绚烂多姿、如梦似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