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缘分里,而非关系中
最近,我读李娟《阿勒泰的角落》,其中有一篇《和喀甫娜做朋友》,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
丁韶明
一
19岁的李娟在萨依恒布拉克生活,和妈妈一起开裁缝店。因为生活闭塞,她一直没有朋友!
一天,喀甫娜父女来做衣服,他们的淳朴打动了母女二人,低价成交的结果更是让这对父女惊喜又感激!没想到的是,李娟把喀甫娜的衣服做大了,但喀甫娜完全不在意。李娟母女过意不去,就送杏干、汽水作为补偿。
两个女孩聊得火热,喀甫娜还教李娟骑马,李娟玩得简直不想让喀甫娜回家。但离别总是在所难免,下次见面,喀甫娜还是要骑马往返八小时,品味一路的期待和离别!喀甫娜来不了时,会托人给李娟捎黄油、奶酪。收到礼物的李娟对此深受感动,于是,回礼花卡子和指甲油。
想想看,在山野中骑马往返八小时去见一个朋友,每一步都像是走在时间的荒野,试图踩实友情的厚度!天地广阔、人烟稀少,两个女孩相逢刹那的快乐,像水晶一样毫无杂质,点缀了萨依恒布拉克的荒凉。
但当某天,喀甫娜来到店里,李娟忽然无话可说——这种巨大空白带来的巨大尴尬,与内疚混在一起,让李娟不知所措!于是,问候变成了例行公事,李娟开始怕喀甫娜出现!“小水晶”突然变成“大石头”,横亘在二人之间。李娟欣赏喀甫娜的真诚朴素,但就是没法再深入交流了!
二
其实,我对李娟所说的那种“怕”,深有感触!因为自己也曾像李娟一样,对待过我的“喀甫娜”——
N年前,我带儿子去看病,偶遇高中同学Z,她也带女儿来医院。我们已有近二十年没见,在校时也不算熟络。但这次相遇,因为孩子年龄相近而有了不少话题。
Z也开小卖部。也许是见的人多了,我发现她从前冲动、叛逆的脾气,已经改了不少,热情、爽朗、大方,还经常组织同学聚会。一开始,偶尔聚聚也挺开心。相处渐多,了解越深,问题开始显现——我喜欢读书,Z不喜欢;Z喜欢热闹,而我,喜欢清静……最要命的是,Z的控制欲太强,“你今天这句话我不喜欢,改掉!”像这样干涉个人想法的事,我是万万不能忍受的!一来二去,我就像李娟一样,渐渐生出了“躲避”的心理。Z每次打来电话,我都很纠结,只想借助回避型人格本色——假装看不见、听不见,渐渐地,我们不再联系……
三
李娟说,她痛恨一切的不自然,为什么她和喀甫娜的交往到头来会如此生硬、困难呢?我也想问自己,为什么我和Z也会这样?可能,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当然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即使两个人在特定时间相遇,产生愉悦感,也只是当时的印象,但并不意味着,未来的每一天也会愉悦!因为,时间在流逝,人的需求在变化。李娟在文末也说出了答案:自己想得到的却是更多更多……其实,我也很清楚,和Z相处,都透着迎合,那些被包裹在笑容里的真实感受,终有一天会不堪压制……幸好,现在的我不再逃避,因为懂得如何用肩膀承担勇气和责任!
四
有一个理论叫“U型曲线”,讲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模式。一开始起点高,然后逐渐下降,到达某个拐点后,再上升,形如一个“U”字。“U形曲线”被广泛运用,我觉得把它放在“一朝友尽”的人际场景下,似乎也能成立。
李娟说,开端太过美妙的话往往不好收场。这话印证了前半个U形,但如果有合适条件,李娟和喀甫娜也不是没机会再玩到一起的。很多人生离散,都是因为缺乏合适的机缘,才等不到最终的上扬——只有足够吸引,才会足够持久!
以前,我一直对Z心怀愧疚,觉得自己的处理方式太过简单、粗暴,还会想象若再重逢,会是怎样的光景?现在,我一点也不担心,即使真的见面了,只需问问内心的真实感受:“相处舒服吗?”
五
读过几本李娟的书之后,我觉得她的故事里也有U型轨迹——一开始很好笑,但后面就让你很想哭,悲伤里再透露一点甜。
比如喀甫娜吧,人很好,但是她的亲戚们很差劲,上门来让李娟打折讨便宜。李娟不胜其烦:“我们是来做生意的,不是来交朋友的!”这一刻的李娟,用真实而有力量的表达,厘清了“朋友”之间根本的差异。友情是友情、生意是生意,当“朋友”之间没了共鸣,边界被侵犯,曾经的温暖回忆,也无法兜住被冒犯的不快!最终,李娟离开了萨依恒布拉克,纯良如她,心中依旧念着喀甫娜当初带给自己的快乐。
现代人都说:活在缘分里,而非关系中。相处好是缘分,相处不好就分开,无谓在关系中损耗自己,曾经的美好也就永远保留了纯度!
为什么大家都爱李娟?
因为她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捕捉艰辛生活中的吉光片羽,那些难以言明的困惑和不舍,都是你我同样经历过的。我们读李娟的故事,观照自己的内心,获得一点勇气和启发,然后再次一边向前、一边“缝补”,投入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