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希声·大道无形
◎漠狼
最近,中央一套黄金档热播李娟同名散文集改编的迷你剧《我的阿勒泰》。因为是阿勒泰人写阿勒泰事,我这个阿勒泰“土著”自然就成了追剧达人。
迷你剧讲述了汉族女孩李文秀一边在大城市打工,一边追逐着文学梦想,然而,现实生活却让她四处碰壁,只好回到老家阿勒泰与开小卖部的妈妈相依为命!一家人长期跟随哈萨克族牧民辗转于冬牧场、夏牧场和春秋牧场之间,成为了彼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谁也离不开谁!渐渐地,李文秀发现阿勒泰是个“有得好生活也不怎么花钱”的地方。
窃以为《我的阿勒泰》拍摄很成功,纪实风格接近原著,但,断没有想到会在国内外引来如此热评,断层式霸占收视率榜首。细究原委,我认为不外乎以下因素——
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因为要四季转场,移步换景就成为此剧的必然和必须。剧中阿勒泰的蓝天白云、草原湖泊、高山白雪、戈壁森林、飞鸟猛兽等自然风光,以及婚丧嫁娶、阿肯弹唱、赛马等人文风情,都成了该剧火爆的基因。
与中国其他地区小巧、精致、匠里匠气的景观不同,阿勒泰的自然风光是宏大、辽远、空旷的,是浑然天成、大气磅礴的,它与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和生生不息的生活图景,共同构成了专属于阿勒泰的“风景这边独好”!同时,它又是洪荒、粗砺,留有余地的,令人遐想,有慰藉灵魂的疗效,哪怕是暴虐的风雪、寂寞的戈壁!
“风是透明的河流,雨是冰凉的流星”。没有身处辽阔高远的夏牧场,没有繁星点点深邃夜空下的独自仰望,没有心灵回归自然后宁静的精神体悟,哪里会得来这自然天成的文字。
充满诗意的开篇镜头语言
清晨,女主人公李文秀打开土屋老式的木门(大门是向里开的,久居阿勒泰农牧区的人都懂的),齐膝深的大雪谁也不知下了多久,横亘堆积在墙边、门口、院外,无边无际,白茫茫铺陈整个世界。
戴着一顶皮帽的李文秀,虽然裹着厚重的蓝布大衣,身材仍显娇小清瘦,拿着一把与其极不相称的铁锹,想铲出一条通往外界的路。铲挖之间,可以听到积雪与铁锹发出冰冷、坚硬而又清脆的声响。这时,画外音响起:“无风无晴的日子里,我花了整整半天时间,在重重雪堆中,奋力挖开一条通道,从家门口通向村口,然而,挖了十多米,就没有力气了!于是,在冬天,最冷的日子里,没有一行脚印能通向我的家。”
瞬间,这唯美的构图和天籁之音给你以极强的代入感。除了心底莫名升腾心疼、悲悯的情绪外,还有一种被游离于世外的沧桑感,以及既熟悉温暖,又令人窒息的孤寂美,一下子将你带入到阿勒泰漫长的冬季。
编导演员深谙个中三昧
剧中,周依然饰演的汉族女孩李文秀,架一副椭圆形眼镜,恰到好处的书卷之气,自带三分呆萌,怀揣诗和远方,笨戳戳的清纯可爱,无论气质还是外形,都与李娟有某种神似。李文秀打工、要账、过独木桥生发种种囧事,常常因此被人取笑。问路打听彩虹布拉克那个桥段,因语言不通,即使李文秀绘声绘色连比带划,但那位憨态可掬的牧民大叔就是一脸懵逼、不明所以,鸡同鸭讲、各说各话,既非常有生活,又让人忍俊不禁,着实为剧情增色不少!
马伊俐饰演的妈妈张凤侠,是一位跟随牧民转场游牧的小卖部老板娘,经风见霜,说话行事间,透露出坚毅、豁达、随和、自由的精气神,比男人还男人,总是一往无前的样子,与原著里妈妈的川人天性和行事方式很匹配。
剧中人物托肯的扮演者阿丽玛表现最为出彩,一口流利汉哈混搭的普通话,带着特有的阿勒泰哈萨克语腔调,真实生动有趣,让人共情!于适饰演少年巴太,自然贴合、阳刚帅气、热力四射,策马扬鞭的样子,活脱脱牧区里生下来就会骑马的哈萨克族小伙子。
人性倾情演绎不扒高踩低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剧中芸芸众生、各色人等有丑有美、有好有坏,各个粉墨登场、倾情演绎,该剧没有扒高踩低、道德绑架,更没有以上苍的视角居高临下地去评判和扬弃,而是予以充分的包容、理解和宽宥,由观众去掩卷而思、自我参照。如剧中人物高晓亮,李文秀明知他黑了自己200元遣散费,却选择了看破不戳破!我想,这与阿勒泰长期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并存,形成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人文精神是密不可分、相互契合的。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包容精神与和合之道。
无主题预设让故事说话
不预设主题,让故事发声、让镜头表达、让情节推进,是本剧又一特色,也切合原著作者的本意。看似无心插柳,却是水到渠成,意外收获了“弘扬民族团结、宣传推介阿勒泰”之大功德。据报道,《我的阿勒泰》自开播至今,阿勒泰的搜索热度环比上月同期增长1倍,来阿度假旅游预订量环比上月同期增长超370%。
最后,我想将李娟《我的阿勒泰》中的一段话送给大家:“痛苦这东西,天生应该用来藏在心底,悲伤天生是要被努力节制的,受到的伤害和欺骗总得去原谅,满不在乎的人不是无情的人。最安静与最孤独的成长,也是能使人踏实、自信、强大、善良的,大不了,吐吐舌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