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春
◎杨建英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菜市场门前出现了野菜摊。它们以鲜活的姿态、纯然的气质、沁脾的清香“叫板”着市场内那些温室大棚里生长的“家伙”。
“出身好”不代表口味佳,很多市民喜欢这些野味:润肺、爽口、降火、清心!它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咬春!我是吃野菜长大的,“咬春”一词于我太温柔了!少年的我,在春天里像饿狼一样狂吞乱啃,因此,称之为“啃春”更贴切!真的,春天的确可以吃、咬、啃!和时下一些女孩子总盼望着自己能有副“魔鬼身材”一样,当年,我也盼着自己能有个“魔鬼肚子”——这样,就能把春天的好物都吞下肚去。在我眼中,春天里一切出芽的东西都可以吃。
柳芽儿
柳叶能吃吗?当然!这东西不仅能入唐诗,也能入菜碟,而且味道还相当不错哩!刚拔尖的柳芽儿采下之后,放锅里煮开,翻几翻,捞出,再放入凉水里泡上一宿;等到清水发黄,滗去黄汤,拈一小片叶放到嘴里咂咂,不那么苦涩就可以淋上蒜汁、酱油、醋、盐,再添上一勺冒着青烟的花椒油,“嗤啦”一声,美味就此诞生!当然,也可以从咸菜缸里舀勺老汤拌着吃,同样别有风味!有了这盘苦涩的柳芽儿做底,榆钱儿豆苗儿槐花儿,苜蓿苗儿马齿苋“扫帚苗儿”,蒲公英荠菜香椿芽等“细菜”做出的饭菜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味佳肴!作家汪曾祺描绘得好:“凡野菜,都有一种园种的蔬菜所缺少的清香……”
榆钱儿
榆钱儿饭的做法各地都差不多。将榆钱从树上捋下,用水洗净,同玉米面拌在一起上锅蒸,水一开锅就算熟。后,盛进碗里,把切碎的小葱、隔年的腌菜汤,都倒在榆钱饭里,大小伙子一大海碗“呼噜、呼噜”就下去了!或者,熬小米粥时,撒把榆钱,喝起来甜滋滋、滑溜溜!如若将榆钱用葱花油搅拌,放少许盐烙成煎饼,裹上蒜泥、油泼辣子,嘿!吃起来香味四溢,更是馋人!有道是:“半大犬子,吃垮老子。”时下,一对夫妻一个孩子都养得力不从心;那年月,哪家不是四个五个地生,养活这么多人,榆钱饭也有功劳哩!至于,槐花的吃法也可如法炮制。不过,这东西发甜且香气冲人,许多调料都“镇”不住,吃起来很容易发腻!
豆芽儿
豆苗儿其实就是豆芽菜,不过这里说的与现如今市场上卖的可是两回事。它们大都生长在田间地头——就是头年种过豆子的地,转年一开春,散落在泥土中的发了芽,一棵棵白白胖胖的,顶部的豆瓣已裂开了嘴,发出嫩叶,像一双双小手伸向蓝天。此时的田野,一群群也如豆芽般的孩子们手提竹篮,将自己枯黄、瘦弱的小手伸向这些“绿色的小手”。当然,我也身在其中。忘不了每次采摘时自己的笨手笨脚——太阳快要落山,别人都是小篮满满,而我只有半篮不足的尴尬;更忘不了,同村的二妞儿、三丫儿、四凤儿,这些女孩儿们大方地每人拿出一大把,将我的篮子填满!
马齿苋
马齿苋这种野菜俗称“马勺菜”,因其叶片圆得像只马勺而得名。别看名字不雅,但吃起来味道不错,蒸包子、包饺子、凉拌都行,宜荤宜素,就是有点发酸!这东西好像也能入药,在老家时,每到春季,村医务室都要熬上几大桶,“赤脚医生”会挑着桶挨家挨户地送,说是预防痢疾和传染病。我喝过这种汤,加糖后甜酸甜酸的,口感极佳,不知道,现如今还熬不熬这种汤?时下,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喝上一碗这样的纯天然药汤,还可应对流感什么的。当然,这样的野菜汤不但可以喝进肚里预防疾病;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它能融化在一个农村少年的血液中,使他日后在面对人生的苦难时,具有一种天然的免疫力!
蒲公英
蒲公英老家人称“婆婆丁”,这种野菜我没少吃,其口味好、形象佳、繁殖广是最有可能“农转非”加入蔬菜部族的。野菜也有形象吗?那当然!作家冯德英的小说《苦菜花》那可是名著(苦菜,在我老家被称为“苦麻儿”,开黄花,味道极苦,泡水喝能祛火,是个好东西)。再有,就是这蒲公英——上学时,语文书中的插图正是这幅由画家吴凡先生创作的水印版画《蒲公英》。当时没觉得咋样,如今再看真令人思绪万千!简洁的构图、大片的空白,充斥着我对儿时生活无尽的思念。画中的女孩儿分明就是与我朝夕相处的村妮儿,那飘飞的花瓣儿,不就是我吗?“二妞儿、三丫儿、四凤儿”,你们现在都好吗?
香椿芽
最后,再说说香椿叶吧,它堪称春天野味里的“至尊”——香椿是味觉化的春天、植物性的肥肉、能咀嚼的香水、随手可摘的温柔!初春,香椿芽最为鲜嫩,采下,在热盐水中浸泡舒展,后用鸡蛋加面粉调成面糊,将油锅烧热,再将叶片裹上面糊炸至发黄,捞出即可,其形如黄鱼,外焦里嫩、香气醉人!时下,这东西已走进国宾级饭店,这是一种让人不知如何是好的香、一种不可名状的香……当然,和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一样,这也是一种时常“招惹是非”的香——往往是一家炸“香椿鱼”,满村都能闻到。那年头,老家人吃饭没个正形儿,端着碗满街乱逛。无意中“逮”住一鼻子,碗中的饭食顿时索然无味,当下就不干了:“这是谁家炸‘香椿鱼’呢?还让不让人吃饭呐!”
以上说的几种野菜,咱雪都差不多都有,这城里也不乏喜爱“咬春”之人。对于这份大自然的馈赠,还是明朝隐士洪应明所著的《菜根谭》一书中说得好:“咬得菜根,百事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