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记忆中的那些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出生、或来阿勒泰定居的人,很少有知道城中心曾还有条河汊,我们称之为“小河坝”。坝上有两座桥,一座位于现彩虹桥以东不到百米处——李德新先生在《父亲与阿勒泰的桥》一文中,详细记载了1964年秋,其父亲李旭阳带领一班人修建了这座阿勒泰最早石拱桥的故事……
◎达柯
将军山情结
将军山,面对大海般壮阔的阿尔泰山崇山峻岭,就像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它的名气依旧很大——敦德布拉克洞穴彩绘岩画将它推向了世界,“人类滑雪起源地”的大旗在其山巅高高飘扬……
我是在将军山脚下长大的,记事起就知道这山又叫“红山”,因其表面岩层呈赭红色。至于为什么叫“将军山”,众说纷纭,大多源于民间传说。据悉,阿勒泰是历史文化名城,在清末之前,这里是北方各游牧民族西迁东往的孔道和繁衍生息之地,自修建承化寺后,这里才开始出现定居村落,初现城镇雏形。
《新疆游记》的作者谢彬1917年10月19日抵达承化寺,在24日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承化寺三面环山,唯东有缺口,以流克仑河水……缺口之左,崇山屹峙,俗呼将军山,相传元时西征,曾屯大兵于是。”也就是说,关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伊犁将军长庚亲自到此勘察后才叫将军山等内容也无从考证。
小时候,将军山是我们嬉闹的天地——夏天,跟着哥哥姐姐上山打柴。当时,煤炭供应有限,除在克兰河谷的林带拾些枯枝烂叶,每家每户都要上山打兔耳条等,用于生火煮饭。一把斧子、一根绳子、一个水壶,这是打柴人的标配。而我,屁颠屁颠、气喘吁吁,每回打的柴都不够烧一顿饭,就这样,还乐此不疲!
让人伤心的是,因过度砍伐,最终导致将军山周围水土流失、绿意全无,人们尝到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每年春夏之交,暴雨在将军山各山沟汇集,形成势不可挡的洪流,严重影响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还好,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如今,将军山已是花的乐园、绿的海洋,兔耳条、爬山松漫山遍野、随风起舞……
冬天,阿勒泰人喜欢滑雪飞驰在山间沟壑。父亲曾讲过不少有关毛皮滑雪板的故事,儿时的他,家就在如今的诺改特村。而我的记忆则是这样的——找两块桦木板,将一头削尖,像模像样地制成雪板,再用开水烫一烫,然后插在某处强行压弯,两侧钉上牛皮绳,一副雪板便大功告成。至于雪杖,大可随意,两根木棍也成。当时,我们院子里的小朋友基本都有这样的“装备”。有时,我们也会偷懒找个硬纸壳,坐在上面从山顶滑下,同样,不亦乐乎!回家时,棉鞋和裤腿均冻成了冰坨坨,为此,还要挨揍。事后,父亲照旧心疼地帮我把鞋袜放在火墙上烤了又烤,而我,始终铁了心,做好了第二天继续挨揍的准备。
将军山滑雪场是我家的福地——侄儿、外甥从这里起步,侄儿现在经营滑雪用品连锁店,外甥是全国冬运会高山大回转冠军。将军山是山城的地理标志,是山城儿女心中永恒的记忆!
难忘小河坝
上世纪80年代出生、或来阿勒泰定居的人,很少有知道城中心曾还有条河汊,我们称之为“小河坝”。河汊是从原物资局家属院后克兰河段分出,经商业大楼西边和中心市场,基本上是沿现在的解放南路西侧,在将军山森林公园的入口处重新汇入克兰河主道。我从小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天然岛屿。岛上有解放军独立连,地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处以及居民区和菜地。
小河坝东面,分布着有色局三矿招待所、家属院,独立连马号、兵团第28团家属院、皮革厂和菜地。坝上有两座桥,一座位于现彩虹桥以东不到百米处——李德新先生在《父亲与阿勒泰的桥》一文中,详细记载了1964年秋,其父亲李旭阳带领一班人修建了这座阿勒泰最早石拱桥的故事。因其是单孔,小巧别致,我们都叫它“小石桥”。至于另一座,位于中心市场南段公安局家属院到三矿家属院之间,这是座木桥,没有名字,却是我们上学的必经之地。
那时,克兰河水量充沛。每年5~6月间,小河坝“巨浪滔天”。洪水过后,大人们能钓到“花翅子”“花膀子”(学名北极茴,现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也可捉到泥鳅、小鲶鱼等。小孩子们则找个旧盆,在盆底打眼,后用窗纱或纱布罩上,再开个孔放些馍馍渣,沉入水中,过后提起来,就能收获半盆小鱼。其实,我们还有很多捞鱼的办法,那种喜悦感,是现在的孩子们无法想象的。
如今,小河坝没了,代替它的是繁华的街道、高楼和市场,唯记忆最珍贵,每每想起,那些纯真画面依然清晰如昨!
“大骨橹”与兔耳条
20世纪50~70年代中期,阿勒泰经济欠发达,居民生活所需燃料均源于阿尔泰山区和克兰河谷的林木。50年代中期开始,地区组织林业部门和机关人员,沿大小克兰河(即现在的大、小东沟)往上游开始采伐、清理林木,供应城镇机关和厂矿企业。当时,生产、运输条件差,大多在冬季伐木,再锯成二三米长的“大骨橹”,待到春汛,通过“放排”借助河水冲向下游,在现在拉斯特乡政府、桦林公园北面和四大队附近的克兰河缓冲段设置拦索,再将“大骨橹”捞起,堆放在河边,随后分发到户。
还有一种从河里捞“大骨橹”的方法——在一根长的木杆一头安装铁制的尖刺,并拴上绳,站在黑大桥上(现在的彩虹桥),对准河里漂浮的“大骨橹”用力叉,叉到后拽到岸边。这是个体力活,只有那些勇敢者才会冒险尝试。
伐木、放排已成为历史,但老阿勒泰人难以忘记!
还有一种体验,专属在校师生。当时,红卫兵中学(地区一中)、东方红中学(地区二中)没有伐木、放排任务,偶尔组织师生上山打柴,我们的足迹遍布周边的大小山沟……我们中,谁也不知道恩格斯说过这样一段话:“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在经历过无数次“报复”后,我们逐渐意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开始校正生产生活方式。如今的大、小东沟,依稀可以看到部分当年伐木的痕迹,但“元气”已恢复,植被丰茂,山清水秀,成为了克兰大峡谷旅游风景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在阿勒泰生根开花、深入人心。
山上有座选厂
也许,你不知道,阿勒泰市城区曾有过一座颇具规模的工厂,位于城西骆驼山余脉,代号为“1365”的新疆有色阿勒泰矿(原三矿)选厂,地址为21号信箱(当时,可可托海矿区选厂代号8759、地址19号信箱,现在那里的老一辈还叫它“87选厂”。)
选厂依山而建,从山下的成品库到山顶的原料车间,气势宏伟、磅礴,更有一种神秘感,据说还有“小布达拉宫”的叫法。选厂原材料来自骆驼山西面的小哈拉苏山谷,是除可可托海以外的一处重要的钽、铌精选厂。选厂于20世纪60年代初筹建,工艺先进,通过矿石破碎和球磨技术,经初选时磨粉、摇床精选等工序,生产钽、铌等稀有金属。
儿时,有很多玩伴家住三矿,我们经常在附近玩耍。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翻斗车,非常惊奇。20世纪70年代中期,阿勒泰城区开始铺设柏油路,三矿出动了许多翻斗车,选厂的碎石料也有了用武之地,为阿勒泰城市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
据悉,选厂于1983年停产,原因是原材料稀缺,加之小哈拉苏山谷矿石的品位较低,开采价值不高。随后,选厂主力军均转到了可鲁木特河一带的新矿区。
我们不能忘记,在那段特殊岁月,三矿对国家的贡献不亚于可可托海;我们应该记住,曾经有那么一群人,钻山沟、打探坑、握风机、挖隧道,甚至,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挖的是什么矿、矿石要运向何方,但他们知道这是国家的刚需。
今天,选厂所在是城市规划林地,通环城公路,工厂遗址已被层层山林、遍地花草所覆盖,岁月已经抹去了这里的一切痕迹。时间可以流逝,历史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