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流水》之——最晚的春节
◎这是我记忆中最晚的一个春节,积雪裸露着纵横交错的狭路,连通校园内外和家属区、教学楼。空旷的操场像是一张巨大的白卷,总有调皮男孩儿用蜿蜒脚印去填写不知对错的答案……克兰河不知疲倦地流淌,她一头牵着林海雪原,一头念着故知重洋,当春天归来时,克兰河的喧哗与骚动才真正开始,无论是“母亲”还是“故乡”,作为新观众,我都愿洗耳恭听!
——克兰
过了耳顺之年,送走了几十个春节,最难以忘怀的是1985年,乙丑牛年,日历翻至2月20日,除夕与春节才完成交接仪式。这是我记忆中最晚的一个春节,也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精心准备的胡萝卜羊肉馅饺子,从除夕吃到了初七。两天后,学生们的笑脸结束了寒假,我的生活也恢复如常,一日三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当然,还有读书、写诗、写信。
而寒假期间,学校食堂关门大吉。平日住校的单身教师都离校了,离家万里的我成了独客!每天晚睡晚起,省略早餐,午餐、晚餐全靠“打游击”,目标是解放南路和解放路两侧的各色餐馆。印象中,行署食堂马木提师傅的羊骨汤最好吃,还便宜!在街上小餐馆吃了半个月,发现工资少了一大半。这样下去可不行,还是自己开火吧!宿舍里没有灶台,只能用取暖的铁皮炉子。所谓做饭,主要是榨菜炒鸡蛋拌挂面,或者馕饼泡虾皮紫菜汤,再加个荷包蛋。嘴馋时,照旧上街吃烤肉、喝骨汤。
除吃饭,大部分时间我都窝在宿舍看书。累了,出门感受冰雪气息。积雪裸露着纵横交错的狭路,连通校园内外和家属区、教学楼。空旷的操场像是一张巨大的白卷,总有调皮男孩儿用蜿蜒脚印去填写不知对错的答案。进出校园,常能遇见蹦蹦跳跳的麻雀在寻寻觅觅,见了路人竟恋恋不舍,直到近在咫尺才“抽身”,待行人离开随即又飞回来。我也曾遇见单行或双飞的乌鸦、喜鹊“落户”校园,二者都身披“黑衣”,但叫声却是黑白分明。一天,我在学校值班室,发现了2月2日《阿勒泰报》第四版刊登了“克兰”的投稿,组诗《我走进那一片白桦林》发表了,蛰伏已久的诗兴终于复活!
一晃十多天过去,春节也不远了!想起东北老家有在除夕前包冻饺的习惯,高寒的阿勒泰刚好也有这样的习俗。我跑到甘玲阿姨家咨询学习,甘阿姨热心介绍,我心领神会,马上行动——拿着学校发的肉票去买羊肉,食品公司的巴郎子听说要包饺子,便帮我挑了一只前腿。随后,我直奔甘阿姨家,抓紧时间把肉剔下剁成了肉馅,又将胡萝卜擦丝儿剁碎。甘阿姨一边指导我拌馅儿,一边把饧好的面擀成了饺子皮儿。两个人忙活了好一阵子,包了两百多个饺子,全放到院外上冻。第二天,我将冻透的饺子装进纸箱,放在背阴处储存。有了这些饺子,牛年春节,总算可以安心了!
除夕那天下午,我在宿舍早早将炉火烧旺,按甘阿姨的方法,水快开时将冻饺下锅,并轻轻推动,看着饺子一个个浮上来,三开后出锅盛盘,竟然都没煮烂!第一次吃胡萝卜羊肉馅饺子,充满了期待,原味入口鲜香微甜,确实好吃!接下来,饺子蘸醋,再配些蒜泥辣酱,就着湖南籍甘玲阿姨送来的凉拌小菜,在酸甜苦辣咸的滋味中独自迎春……当许多人热闹着看春节联欢晚会时,我端坐案前,静静阅读着心爱的藏书。
初一,我先去甘阿姨和叶老师家拜年,后应邀去教数学的杨老师家小坐,她丈夫许老师的凉拌豆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下午,我又到地区新华书店转了一圈,带回了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回到宿舍,提笔在书的扉页写下了——克兰,2月20日购于“阿新”。
当然,此克兰非彼克兰。克兰河不知疲倦地流淌,她一头牵着林海雪原,一头念着故知重洋,当春天归来时,克兰河的喧哗与骚动才真正开始,无论是“母亲”还是“故乡”,作为新观众,我都愿洗耳恭听。
春节过后,开学在即,我对自己的期待十分明朗,至于学生们对我的,则充满了无限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