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赶大集
记忆中,正值盛年的老一辈,有的已经不在了!他们的笑脸以及交谈抢购年货时的精气神早铸化在了我们的脑海,像贾樟柯的老电影,只有共同经历的人,才会相信它真的发生过,才能体会那份对岁月的感恩、对造化的敬畏……
◎光静静
腊月二十八,我们那里不吃腊八粥,没这讲究。这一天,方圆几十里的乡邻有件大事要做——赶大集!
吕梁山边、峨嵋岭北、汾水河畔的黄土地,在上世纪90年代生活物资还不算丰盈时,这里各家的腰包早已鼓胀!不知道是从哪一辈传下来的:逢二、逢八有集,年前最后一次,必然在腊八这天。光看主街的长短,已是超越平常日子的二三倍。商家们势必要把各自资源渠道用尽,存货清个底朝天,也好安心过年。不少农家也积极加入商贩队伍,在街面一角展开自己的小本买卖。
那个年代没有二维码付款,商家胸前的围裙兜子,被这一年风里来、雨里去的汗水包浆得黝黑发亮,前置口袋里的大小零钱,那也是浸润了这一年在劳动人民之间周流循环千百遍而形成的残角、折痕,这一切,加之点钞票人手指上的冻疮和皲裂,此刻都绽放成了笑脸。
这一天,大人们兴奋得拼了老命去“疯狂扫货”!前一晚,一家人开“战前动员会”,拿来孩子的半截铅笔在烟盒背面开始列清单:肥肉、韭菜、豆腐干、海蜇、年画、戏曲连张、门神,瓜子、花生、糖果、香蕉、橘子……
怎么形容当时摩肩接踵的盛况呢?搜刮了“记忆库”之后,仍觉得宋丹丹老师的那几句经典最合适:“那是里三层外三层,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在拥挤的人潮中,时不时就有同村、邻村的,亲戚、本家也被挤到一起偶遇啦,互相扯着嗓门喊:“你都买啥了?看额(我)这把韭菜,又嫩又鲜,在东头挨着大槐树的摊位第二家,快去,跑慢就没了!”
“挪不动,怎么跑嘛?你看额,村西头有家卖牛肉的!独一份,新煮的,盐味合适!”
“娃儿的衣裳这样式最新,才20,上次集上还25呢,快去给二娃买一身!”
这俩如果聊多了,自然有周边人流维持秩序:“到底走不走嘛,咱这都着急着呢!”一阵哄笑,各自再挤……
这一天,显然,去一趟是不够的,很多即使是附近十里地之外的村民,已经满载一趟回家了。前脚进门刚卸货,但凡得到同村人口口相传,又一紧俏货的小道消息,立刻蹬上自行车,再出发!
小孩们撒欢一样,跟随各家的大人“出溜出溜”穿梭于各摊位之间。走丢就走丢,也不着急寻,一会儿自己就回来啦!
买年画,虽然也是蹲在地上选,却堪称是整个熙熙攘攘的集市上最具文艺气息的一项交易。区别于购买油盐酱醋、包饺子的肉和菜,打眼一看质量好坏、新鲜与否,直接买就得了!它必须有个欣赏和思考的过程,甚至还有个反悔的弹性期,很多人蹲在地上扒拉了十几分钟,选定了这张“猛虎下山”,钱也交了,突然又说:“我要那张‘牡丹花开富贵’!”摊主都是脾气好的主儿,脾气不好干不了这活儿。
“快!闺女,那张兰花!”得到指令,我迅速出溜过去,用小手又稳又准把画举了起来,交到我爹手中。
“去!那张也好,竹子!”我再次出溜!打小就瘦小,灵活如猴子,成为大人赶集的最佳拍档。那年,我记得“梅兰竹菊”我家凑了仨。睡前,爹不停赞赏:“买得好!买得好!”一个小小的“冲锋陷阵”的功劳,让我幸福了大半年。
年画,一开始是纸质的,后来改成了塑料的,结实、耐用,褪色程度也会减小。
“绣花女”“红楼梦”的故事,也是在一长溜一长溜的戏曲连张年画里学来的,小孩子喜欢缠着大人讲这一张张图画里的故事,一遍一遍听,听一年,也不腻!一整出戏,需要看戏的长短,有的需要买两溜,有的三五溜才完整,所以,再次凸显了抢购的重要性。
经常看到的是,各家都有不成章的单独一两溜,能在墙上贴满完整一出戏的,童年记忆中只有一家。当时,小小的我内心暗自赞叹:“真厉害,这家人太讲究!”
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抢购大战后,年,随着鞭炮声来了!
初一,一家人正经地开年正餐,初二回姥姥家、走父母两边的亲戚,断断续续,能排到正月十五前。一家亲戚走一天的盛宴,从清晨各自出发,到天边晚霞、酒酣耳热,孩子们年岁小的都昏昏欲睡了,仍依依不舍到村头相送。
这开场必然是上炕,嗑瓜子、花生,吃糖果、橘子……于是,大家在一地的瓜子、花生壳中,先问:“今年这瓜子有味,五香的吧?还有八角,在哪家买的?”
“在二十八集上,最东头的摊子,下午,他刚炒的第一锅。”
“怪不得,我是早上去的,没你这个香……”
话题就此打开,大家各自回忆赶集时的“丰功伟绩”,顺便巧妙地推出多亏了自家孩子当时如何敏捷……于是,话题又延展到孩子们的期末考试——不想挨训的,赶紧跑到院子、胡同里或是大街上,放炮、释放压岁钱……这是我记忆中的年!
记忆中,正值盛年的老一辈,有的已经不在了!他们的笑脸以及交谈抢购年货时的精气神早铸化在了我们的脑海,像贾樟柯的老电影,只有共同经历的人,才会相信它真的发生过,才能体会那份对岁月的感恩、对造化的敬畏!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老一辈教育我们一粒米、一口菜,掉地要捡起来蹭干净吃的习惯,多年后,我们为什么一直自觉地坚持着?
不惑之年感念:一年又一年,日子再富裕,我也能把白米饭、白馍馍吃出甜味,因在这一刻,我能触摸到父辈湮没在岁月里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