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被大量信息所淹没。而图像作为一种直观表达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我们由以往绘画年代的读图进入到如今声光音画的读图时代,技术不断提升,但其传承文化的核心未曾改变。我们既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舍旧纳新,应该不忘历史,兼容并包是为上策!
——杨建英
大数据真是吓人!近来,我痴迷连环画小人书,在网上买了几本后竟惹上了事——现在,打开抖音,满屏都是“带货”卖小人书的。
烦恼归烦恼,看到这些连环图书满室、题材包罗万象的直播间,我忽然醒悟——原来有这么多小人书啊!虽然童年在农村也曾痴迷此物,但那时流行的就只有“三国水浒西游记,少林陈真样板戏”,寥寥几本(几分钱的东西在当时也算是奢侈品)。现在呢,好家伙,小人书的题材之多简直令人眼花缭乱,古典现代、国内国外,城市乡村、神话侦探……如此说来,在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网络的过去,我们过得并不枯燥,精神食粮十分丰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被大量信息所淹没。而图像作为一种直观表达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无论新闻、社交媒体,还是广告、教育,图像无处不在,人们甚至喜滋滋地把短视频横行的当下称为“读图时代”!殊不知,真正的读图时代是“连环画时代”。
作家梁晓声说:“我是从小爱读小人书而感受文学熏陶的。它不但引我走上文学写作的道路,也培养我对绘画欣赏的趣味。它给予我的心灵营养是双份的。”
作家冯骥才也说,连环画曾是他汲取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源头。
是的,几乎所有当代作家回忆童年,小人书都是绕不过去的必谈话题;当然,小人书也是当代影视工作者将经典名著搬上荧屏成功与否的重要参照。张翼德“喝断桥梁水倒流”“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宝黛看西厢”“李逵劫法场”等著名片段,从人物造型、场景搭建到氛围营造,如果敢和小人书不一样,就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可;人们评价四大名著拍摄好与坏的最浅显标准就是——不错,和小人书一样。
顺便说一句,我之所以迷恋小人书,除怀旧,还有一个最根本原因——看手机看得视力下降,看小人书则没有此隐患,薄薄一册读完很快,那栩栩如生的画作精短、凝练却不失韵味的文字,更能博人眼球。
我在千字文《无网年代》中曾这样感叹——那些没有电视电脑、网络微信的年代,我们是怎么过来的?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应对办法。我们说过去的人老土,我看,现在的人也未必精明!短视频是精彩,但伤害视力;小人书相比音画视频确显简陋,但画工精美、题材多样,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从中得到反映。
二十世纪下半叶,连环画由各省出版社主编发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简称“上美”)和人民美术出版社(简称“人美”)齐头并进、一较短长,河北、天津、辽宁、浙江等地也各有精彩。其中,又以“上美”实力最强。国画大师戴敦邦、连环画界“四大名旦”之陈光镒、钱笑呆,连环画界“四小名旦”之徐宏达、张令涛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是抢手货,且价格不菲!
连环画画家们的创作过程充满艰辛与挑战。他们需要深入了解原作,分析其内涵和意境,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其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画面。在创作过程中,画家们既要遵循连环画的传统风格,又要融入个人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使得作品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连环画画家的笔下,历史人物、英雄传奇、民间故事等主题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他们通过线条的疏密、明暗的变化,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情境之中。同时,画家们还注重画面细节的处理,对人物的表情、动作、服饰等进行精细描绘,使得作品更具真实感和艺术魅力。连环画大家戴敦邦的《红楼梦》《水浒传》人物形象是中国艺术史上不可逾越的经典!86版《红楼梦》电视剧造型正是借鉴他的画作。
总之,我们由以往绘画年代的读图进入到如今声光音画的读图时代,技术不断提升,但其传承文化的核心未曾改变。我们既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舍旧纳新,应该不忘历史,兼容并包是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