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美永恒
——读钦吉斯·艾特玛托夫小说札记◎陈晓雷
今天午后,突然飘起大雪,雪片好大,漫天飞舞,只一小会儿大地就全白了!我不知从何时养成的喜雪之情,每见到纷纷扬扬的雪花,心里就生起愉快、欢喜的情绪。
坐在屋里,读大作家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长篇小说《风雪小站》。这位前苏联——吉尔吉斯斯坦的著名作家,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化使者,其作品的现代性和抒情性曾经迷倒了一大批读者。
艾特玛托夫的作品让世界知道了吉尔吉斯民族,以及这个民族精神生活的美好与丰富。早年,读其小说《第一位老师》,写一个女孩子和年轻老师的真挚情感,像一篇情意绵绵的抒情散文,像一杯浓烈的绍兴老酒,真有“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味道!不管是谁,只要有过一次这样的阅读经历,肯定会记住钦吉斯·艾特玛托夫这个名字。
后来,我又陆续读了他的《白轮船》《花狗崖》《查密丽雅》《别了,古利萨雷》《我的包着红纱巾的小白杨》等名篇,均给了我无尽遐思,且为其文学之美深深陶醉!
近期,我又掀起读作品的高潮,此时,这位令我喜爱的大作家已在2008年6月10日告别人世,再读其文字,饱含缅怀之敬意!
我喜欢艾特玛托夫作品的抒情性。他总是把草原的风光和人物的心情、命运结合起来写,人物不用说过多的话,最先见到的是其景物描写,即可大致预知其故事的走向与结局。中篇小说《查密丽雅》,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个后方小村庄的乡间往事,伤残士兵丹尼亚尔和年轻村妇查密丽雅的爱情故事,小说反映了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和命运带来了重大影响。这篇小说试图告诉后人:战争可以毁掉一个世界,但它还能重塑人们的精神世界,给人类以更多的发展与再生机遇。
我喜欢艾特玛托夫的作品举重若轻的表现技巧,几乎篇篇都是重大题材,他非常善于从小处落笔,在不知不觉中推出重大主题——如小说《花狗崖》,从写家族为小男孩基里斯克举行成人礼起笔,再由族人出海猎海豹展开情节,到后来基里斯克一家的小船因海上大雾迷失航向,爷爷、爸爸、叔叔把仅剩的一小壶淡水留给了刚步入成年的基里斯克。之后,三位亲人相续饥渴而亡,男孩基里斯克靠着这壶淡水,以弱小的体能顽强地向大海抗争,终于战胜黑暗和险恶,抵达生命彼岸——“花狗崖”。小说寓意深厚、荡气回肠,作家挖掘出生命延续不止、生命永不泯灭的深刻主题。
我喜欢其作品童年视角中的现实世界。艾特玛托夫擅用童年视角展示成人世界,也许,这是作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探索生活本真的艺术追求之需要所致。这种笔法,常把人间真情发掘得酣畅淋漓,其小长篇《白轮船》就是这种风格的名作,以意境幽远、寓言韵味而见长,从而使其饮誉世界文坛。小说从写一个弃儿的精神世界切入,直到写男孩对人间冷暖的真切感悟,拓展出一个时代中人世社会的精神生活。作家用孩子的纯真视觉把社会的复杂深层、人类的幽深性,一层一层剥离、暴露,读者通过男孩的无瑕心灵,重温了成人世界的深与浅、美与丑,这部杰作无疑是人类精神的净化剂、人性温度的试金石。
我喜欢其作品的现代意识。艾特玛托夫很少使用别人用过的表达方式,且时有创新,现实、历史、科学、传说、寓言等等,很自然地皆成了他艺术创作的立体空间,读其小说《风雪小站》,就是把现实、历史、科幻、传说四者巧妙地编织成精美长篇故事的典范,别看其都是长篇小说,读者可以任意拿来一段,都会读出意想不到的收获,看起来它们都可独立成篇,哲思深藏、韵味悠长。
今天可把艾特玛托夫的作品当故事读,明天即可当散文读,把它们合起来读,皆可当史诗长期吟诵;如果把它们拆开来读,则是一段段缠绵悱恻的抒情诗,上至高远航天、下至精明小狐狸,甚至连老搬道工的命运,他都写得美不胜收!翻开早年的日记,我读完《白轮船》那天曾这样写道:“这是近期以来我读得最尽兴的书,作者以诗人的气质和笔法描写现实、历史、风俗、风光、寓言,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优美组合,其语言流畅朗朗上口,句式优美,尤其描写大自然,抒情性强,可与他的前辈大作家契诃夫相媲美。散文式的叙述方式、现代派的表现笔法,以孩子的视觉和想象为主,现实与客观的融合,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写孩子的形象,既适合少年心理特征,又使小说艺术气氛在此得以升华。我敢说,这部小说和另一篇《花狗崖》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而后一篇小说,具有强烈的世界性和人类性,可以与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相媲美,仅就此作品而言,我觉得他比海明威更胜一筹!我把这两部作品同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放在一起,作为自己终生通读的书,尤其是《花狗崖》,要经常读。”
早年,我国和前苏联的社会形态相似相同,艾特玛托夫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很多与中国人的相似,所不同的是,他能把相同政治年代塑造的人写得极具人情味、人性美,又极富诗意,哲思久远。
读艾特玛托夫诗意纷呈的小说,让人为美陶醉、给人启示多多,我觉得艾特玛托夫仍活在人类的精神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