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新疆更美好丨营业额突破260万元 “巴太的牧场”品牌化之路初见成效
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楠 实习记者 包洪宇)深秋时节,阿勒泰市切尔克齐乡利民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利民合作社)8000余亩草场依旧生机盎然。数千只阿勒泰羊轻啮晨露牧草,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及本地改良牛缓步草甸,自动喷灌设备在转动中织就虹光……这里是“巴太的牧场”的生态根基,也是阿勒泰生态农牧业转型发展的生动缩影。
阿勒泰市切尔克齐乡利民农牧业专业合作社。
“前几年牛羊肉价格走低,牧民辛劳一年,卖活畜的收入难以抵补成本。”利民合作社销售负责人王睿表示,“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优质的牛羊肉低价销售,必须想办法摆脱困境。”2009年,王睿便扎根利民合作社,从农机作业、植保服务逐步拓展到种养循环,时下已打下规模化的养殖基础。面对市场困境,团队决定跳出“卖原料”的传统模式,转向“做精品”的品牌化之路。
2024年,借着迷你剧《我的阿勒泰》热播的东风,“巴太的牧场”品牌正式诞生。“‘巴太’这个名字能让更多人联想到阿勒泰的好山好水,把草原的纯净馈赠——带着雪山融水与牧草芬芳的牛羊肉,通过精细化加工和品牌化运营,送到全国消费者的餐桌上。”“巴太的牧场”品牌负责人孙福田道出了品牌创立的初心。
作为阿勒泰有机农牧业先行者,“巴太的牧场”严守“从草原到餐桌”质量标准。“从种植到养殖再到加工,从土壤到水质,从天然牧草到饲草基地,全程有机认证,这是品质底线。我们致力于把绿色、生态、健康的产品带给大家。”孙福田说,“如今的产品架上,阿勒泰羊肉色红润、风干肉风味醇厚,各类礼盒成为游客们的热门选择。今年的营业额已突破260万元,全国多地消费者纷纷下单,市场认可度持续攀升。”
牧场发展为牧民铺就增收之路。利民合作社的50余名员工中,既有长期务工者,也有代牧合作者。“牛羊收购价每公斤比市场价高1—2元,一只阿勒泰羊可增收几十元。”孙福田指着不远处的牧场说,“明年,我们将筹备网店入驻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并在国内其他省份试开加盟店,力争五年内成为全疆牛羊肉领军品牌。”
真空包装锁鲜,携手京东快递保障产品新鲜度;自动喷灌系统让戈壁滩变成优质草场,采用免耕播种技术一年可收牧草3—4茬,产量实现翻倍。“戈壁变绿洲,是发展生态农牧业的底气。”孙福田感慨道。
从戈壁到生态牧场的蝶变,从传统养殖到高端品牌化的跃升……未来,利民合作社将以生态为根基、创新为翅膀,让阿勒泰牛羊肉香飘更远,为地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更优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