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看不见的算力”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从智算中心看阿勒泰数字经济新图景阿勒泰新闻网-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古丽娜
当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算力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在阿勒泰地区,一场以“绿电+算力”为抓手的产业革命正悄然兴起——绿色低碳智算中心、新能源(气象)智算中心、云数智算中心等项目相继开工,总投资超50亿元。阿勒泰正将清洁能源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让戈壁滩上的风电、光伏转化为驱动千行百业的智能算力,书写“算力即生产力”的边疆实践。
阿勒泰地区清洁能源资源富集,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规模预计突破千万千瓦。然而,传统能源输出模式难以突破“西电东送”的路径依赖。如今,通过建设智算中心集群,阿勒泰探索出“能源—算力—产业”的闭环: 阿勒泰市绿色低碳智算中心依托100%绿电供电,规划算力规模2万P,可支撑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工业仿真等高算力场景,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 哈巴河县新能源(气象)智算中心,将新能源开发与气象大数据结合,通过精准预测风光资源波动,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效率20%以上,同时为农牧业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支持;布尔津县云数智算中心聚焦智慧矿山、冰雪旅游数字化,实现算力资源跨区域调度,服务东部企业低时延算力需求。
这一转型不仅破解了“能源外送收益低、本地产业升级难”的双重困局,更让阿勒泰从“输电者”升级为“输算者”,在“东数西算”国家工程中占据节点。
这三大智算中心的共同底色是绿色低碳。阿勒泰市智算中心采用液冷技术,PUE值低至1.2,较传统数据中心节能30%以上;哈巴河县新能源(气象)智算中心则通过绿电直供和余热回收,实现能源循环利用;布尔津县云数智算中心更将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80%以上,响应国家“算力电力双向协同”政策。这种“绿电赋能算力,算力反哺产业”的模式,不仅降低碳排放,更让算力中心从“用电大户”升级为“节能标杆”,为全国绿色算力发展提供阿勒泰样本。
算力的价值不在于机房里的服务器,而在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阿勒泰地区三大智算中心的建设让“纸面算力”升级到“现实动能”,构建起产业融合新生态。
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阿勒泰市绿色低碳智算中心为农牧产品溯源、冰雪旅游智慧化提供算法支持,推动“热雪经济”从粗放经营向精细管理转型;布尔津县云数智算中心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对矿山开采进行全流程仿真,使开采效率提升15%、安全事故率下降40%;哈巴河县新能源(气象)智算中心通过高精度气象模型,催生“风光功率预测服务”等新业态,年服务收入预计突破2亿元……算力经济重塑区域格局,阿勒泰正构建“一核多点”的算力网络,这种布局不仅降低东部企业算力成本,更带动本地数据中心运维、冷却设备制造等配套产业发展,创造逾千个就业岗位。
阿勒泰智算中心的建设,不仅是区域经济的突围,更是国家战略的落子。三大项目以“绿电消纳”破解能源与算力的矛盾,以“数字阿勒泰”重塑西部开发格局。当戈壁滩上的风机与机房里的服务器共舞、冰雪与数据流交融,阿勒泰地区正以“绿电赋能算力、算力驱动产业”的智慧,将算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产力。
相关链接:阿勒泰市绿色低碳智算中心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