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内外兼修”的功夫
□代立
内外兼修,对于个人而言,关乎健康成长、安身立命;对于经营主体、创新主体而言,关乎汇聚实力、行稳致远;对于一个地区的改革发展而言,关乎高质量发展能否持续推进,能否取得新突破新质效。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要先行先试、内外兼修,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内外兼修,不仅仅是赋予经济大省的发展要求,对于抢抓机遇、奋力直追的新疆而言,更是一个必须破解的课题。可以说,内外兼修,就是里子和面子的有机统一,是苦练内功和勤修外功的组合拳,是向内生长和向外发展的协同发力。
内和外,既有差别,又有联系。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说过: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注重内外兼修,是科学处理内外条件的集中体现,也是促进内因外因辩证统一的重要途径。
内外兼修,“修”什么是核心问题。
内外兼修,首先要找准“修”的目标,“修”的课题。有的人“修”对了,一日千里;有的人“修”错了,走火入魔。对于一个地区改革发展而言,时代需要什么、发展需要什么、群众期盼什么,就要在什么方面多下苦功夫、做有用功、下绣花功夫。
就新疆而言,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新疆内修“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外修“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一手抓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激发发展内生动力,一手抓开放合作、互联互通的外向能力,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这些探索实践都需要我们有千锤百炼、玉汝于成的硬功夫、真本事。
内外兼修,怎么“修”是路径问题。
内外兼修的关键在“兼”字,要兼顾、兼容,不偏不废,合而为一,互促互进。
内修外修统一,并不简单。有时内修是难点,就像毛坯房,需要认真设计、精心装饰;有时外修是重点,就像参加马拉松,跑鞋要穿得合脚。根据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需要,找准内修外修的侧重点、契合点,才能形成内外合力。
只练内功、不练外功,或只练外功、不练内功,往往导致内修和外修不能均衡施动,造成干事创业出现短板。笔者在参加一次展销会时,就发现一些县办乡办小厂,咬紧牙关投了真金白银搞产品研发,但产品出炉之后,找不到销路,问题关键是因为跑销售的只有一个人。他苦笑着对笔者说,懂销售、会销售、跑销售比什么都难。
现实中还有另一种现象,企业不好好抓产品质量,今天请明星、明天请网红,在电商平台上吹得天花乱坠,产品似乎爆火,销路陡然大开,但产能跟不上、质量掉链子,最终泡沫被刺破,被市场淘汰。可见,内修外修必须互为条件、相辅相成。2025年,新疆将培育不少于100家内外贸一体化领跑企业,就是内抓质量、抓核心优势,外抓平台、抓合作渠道,内外相得益彰,带来叠加效益的重要尝试。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请进来”和“走出去”,内需和外贸,内向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培育本地人才和引进外来人才,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都涉及内和外的问题,都需要新疆向内下深功夫、向外下苦功夫,在“内外兼修”上进行创新与探索,内外兼顾、内外齐抓、内外发力、内外共进,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行稳致远。
(据《新疆日报》)